1983年,杨勇在北京逝世,治丧会议上,杨尚昆当众宣布了2个安排

李志贤 2024-05-03 22:53:39

1983年,杨勇在北京逝世,治丧会议上,杨尚昆当众宣布了2个安排

1983年,冬日的北京笼罩在一片哀悼的灰霾之中。一位开国元勋、功勋卓著的老革命家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与世长辞,他就是杨勇将军。

杨勇,一个来自寻常农民家庭的孩子,自小就饱经人世沧桑。在土城血雨腥风的硝烟战场上,他曾遭受一次生死考验。一颗穿肺凶铳,将他的右颚射穿,六颗门牙应声而落,鲜血如注水般汩汩涌流。那一刻,死神的黑翼几乎就要将他彻底遮蔽,但他却咬紧残存的牙关,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就在那危急存亡的关头,他被托付了一项重任——护送中央领导机关安全撤离。当时,叛徒张国焘意图将红军拉向南方,党中央不得不作出艰难决断,与张国焘决裂,率领主力向北上抗战。彭德怀找到杨勇,语重心长地嘱咐道"中央已经决定北上,你的团要保护好他们,确保他们安全抵达。"杨勇即刻明白事态的严峻性,但他从未退缩。

于是,杨勇和他手下一支亲兵团在黑夜中神龙马随,护送着中央机关艰难逃脱。前方是未知的艰险,后方是叛徒张国焘的狼烟四起。一路跋山涉水,无人问津,但杨勇咬紧牙关,昂首阔步,坚定地向北进发。

最终,中央机关安全抵达目的地。这一役,杨勇立下赫赫战功。从此,他在党中央心中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记。

这就是杨勇,一位普通出身却不平凡的英雄。他的一生可谓是波涛起伏、曲折离奇。在最危难的年代,他总是挺身而出,运筹帷幄,终成"军政双全"的开国上将。我们不能不钦佩他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永不磷骨的革命勇气。

接下来的军旅生涯也是杨勇人生的一个绚丽篇章。他浴血奋战,立下赫赫战功,最终被授予中将军衔。可以说,那些残酷岁月的磨砺,锤炼了他钢铁般的意志,也造就了他今日的辉煌。

晚年,杨勇一度被举荐为接任总参谋长的重要人选,可惜最终未能如愿以偿。不过,他出任副总参谋长和中央书记处书记,其军中权力地位仍然超然。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杨勇在党和军中是备受器重的。

值得一提的是,杨勇曾远赴南斯拉夫访问。当时,南斯拉夫军方给予了他极高的礼遇和规格。一位将军更是直言不讳地说"我理解你在中国的地位,但我没有足够的待遇来招待你!"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杨勇在军中声望赫赫,地位超然。

岁月无情,杨勇的生命也终将走向终点。1982年,当杨勇被查出患有肝癌之时,昔日那个马革裹尸、视死如归的英雄,竟也不敌这场绵延消磨的病魔之战。病重时期,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亲自前往探望,两人谆谆话别,令人扼腕叹息。

1983年1月6日,杨勇就这样与世长辞,享年69岁。党和军队随后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治丧委员会主席杨尚昆当众宣布了两个安排一是外地人员不得前往北京;二是来京者不能是为了给杨勇送葬。这一安排确实引起了一些争议和非议。作为杨勇的老部下,广州军区政委王猛、新疆军区副司令谭友林等人还是前来吊唁。张振川更是专程订了机票,但最终也被迫作罢。

3 阅读:808

李志贤

简介:欢迎大家给我点赞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