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转型?金融行业需求升级,银行如何增加收入?

梦旋说历史 2023-06-10 20:03:04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行以及金融脱媒趋势的加强,银行业存贷息差缩窄明显,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受到了不可忽视的冲击与挑战;金融行业需求侧升级趋势显著,我国居民的金融需求也不再局限于以往基础的银行业务,资产保值增值意愿愈加强烈。

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收入多元化的动因

1.利率市场化

利率是价格的一种形式。利率市场化指的是,以市场机制进行利率的决定,而不是依靠直接的行政干预手段。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将由投资者的资金供给和融资方的资金需求共同决定。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控制市场利率,政府也将逐步取消对银行业存贷利差的直接保护,仅对市场起到间接的辅助调控作用。利率市场化的各项改革会使商业银行的外部市场环境明显改变。

首先,利率市场化将缩窄商业银行的利差空间,传统息差收入的盈利能力面临下降的风险。其次,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会增加利息收入的不稳定程度,即商业银行传统利润来源将面临较大的波动性,若商业银行重度依赖其传统利差收入,将无法实现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诸多挑战面前,增强非传统业务创新能力、非利息收入显得尤为重要。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业对传统利息业务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小。

非利息业务贡献了越来越多的收入来源,而在非利息业务内部,虽然手续费及佣金相关业务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银行业投资收益的增加同样推动了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和银行收入的多元化。

2.金融去中心化

一般来讲,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借款企业在金融市场上融得资金的两种典型思路。直接融资以在股票市场上发行股票、在债券市场上发行债券为主要方式,间接融资则是依靠在银行系统借贷完成融资。

我国金融市场长期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银行机构在投融资双方之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中间作用”,即金融的“中心化”特征十分明显。虽然以商业银行为典型代表的中心化金融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等实体经济的融资问题、及时向资金需求方输入资金。

但其所带来的弊端也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由于早期银行业机构存贷款利差较大,尤其是贷款利率相对较高,企业经营所产生剩余价值中很大一部分要以贷款利息的方式被银行占有,能够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留存收益较少,不利于实体经济的长期发展。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行、证券市场注册制改革步伐加快,我国金融市场上的直接融资占比处在稳步上升阶段,商业银行的中介作用被逐步削弱,愈来愈多的企业通过进入股市、发债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资金募集,而商业银行的主要放贷主体地位逐渐动摇。

在直接融资方式占比日益增加的市场背景之下,商业银行应当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分析金融市场结构性变化对银行业的影响,增加非利息收入来源渠道,逐步减少依赖传统存贷款业务的惯性,进行盈利模式的调整,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和品牌形象。

3. “需求端”升级趋势明显

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过去我国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量较低且金融服务需求种类单一,存款、转账等基础业务基本就可以满足居民的日常业务需求。

但伴随着经济的进步、市场的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及理财意识的逐渐提高,基础业务已不足以满足居民的金融需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实现资产安全目标的同时,开始追求资产的保值增值,给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

面对金融市场需求的新变化以及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商业银行只有尽快使非利息业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引擎,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业务设计,才能更好地为个人消费者及实体经济服务。

二、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水平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第一,我国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水平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不显著,我国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水平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尚未触及“倒U型”曲线的拐点,商业银行提升多元化水平对经营绩效表现为线性的正向作用。

第二,对于规模以上商业银行,提高收入多元化水平会对经营绩效的提升产生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对于规模以下商业银行,收入多元化水平与经营绩效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规模以上商业银行由于具有较大的资产规模和品牌效应,客户群体数量优势明显,开展非利息业务的规模效应显著,有利于降本增效;其次,规模以上商业银行所服务与合作的客户范围较广,非利息业务和传统利息业务的关联性较低,有利于分散风险并提升绩效表现。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建议

1.对规模以上商业银行的建议

第一,提升业务创新意识和能力。对于资产规模优势明显的大型国有制商业银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实力较强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应当积极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脱媒的市场趋势,锐意创新。

在做大做强主营业务的基础上,保证风险可防可控的同时结合金融科技和银行业务流程再造开发不同的新型业务模式,积极发掘非利息收入业务的价值创造功能,力图在市场化改革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在激发非利息收入业务价值创造功能的同时,尤其需要注重业务过程中所产生的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以及随之带来的银行商誉风险。

行内流程制度方面,积极完善业务管理制度,做好风险的监测和控制;人才战略方面,积极引进具有数学、IT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科技金融”,为客户提供更多元化、体验更良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巩固和加强自身品牌地位。

第三,积极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应对“逆全球化”挑战。当代依然有不少农村地区是金融服务的“洼地”,存在明显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获取困难的问题。

大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与当地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民间金融机构及当地政府进行合作,开发绿色金融、乡村金融特色产品。

第四,合理布局海外市场。对于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建立海外分行及分支机构、开拓国际增量市场固然为增加营业收入来源的有效措施。

但如今预测未来世界经济动向的难度陡增,“逆全球化”趋势明显,因此国际市场短期内并非业务布局的重点,应当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继续着眼于国内存量市场的巩固和发展。

2.对规模以下商业银行的建议

对于大多数资产规模优势不足的中小城市商业银来说,依然需要以主营业务作为核心的收入基础,不可盲目地进行多元化非利息业务的发展。

若在传统息差收入之外增加其他收入来源,必须认真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当地经济财政大环境,循序渐进,始终把风险防控置于首要地位。

与此同时,大多数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及农商行服务客群的“在地化”特征明显,客户及业务覆盖范围相对集中,因此银行对当地客户的特征及金融需求较为了解,在发展乡村金融方面具有全国型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优势。

应当积极顺应国家金融政策的导向,开发“光伏贷”等具有当地产业特色的金融产品,深入基层普及金融知识,与各类金融服务主体一同参与到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过程中。

3.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作为监管机构,在整体上首先应当继续坚持宏观审慎监管、加大行业风险防控力度。建立健全完善、可行的风险监管指标体系,对于非利息收入业务应尽快明确和统一相关政策。

尤其是会计计量口径的相关规定;对金融机构利用会计政策隐瞒表外业务风险、转移不良资产等行为时刻保持监管的警惕性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维护金融市场长期平稳运行。

与此同时,监管机构也应当结合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实际情况,在宏观上始终贯彻政策制定的一致性。在分类监管层面,监管机构应当根据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型商业银行的不同特点及经营管理过程的客观规律,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政策。

对于资本实力雄厚的大型商业银行,在保证风险可防可控的前提下,适度运用政策激励手段,促进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创新;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将严控风险作为首要目标,首先确保基础盈利业务的稳健增长。

四、总结

互联网金融企业所提供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略高于商业银行,且产品种类更加多样,产品设计灵活,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因此,国内传统商业银行必须充分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价值,在传统利息收入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金融创新。

1 阅读:332
评论列表

梦旋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