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为何软禁张学良54年?老蒋去世时,才告知儿子真正原因

一堂过去 2024-05-15 19:24:36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36年12月25日,两架飞机先后从西安出发,飞往南京。飞机上坐着的,分别是蒋介石与张学良。

周恩来得知此事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张学良要遭罪了。果不其然,抵达南京之后,张学良就开始了人生中长达54年的软禁时光。

蒋介石此人生性多疑,肚量极小又睚眦必报,在各位都耳熟能详的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扣留了蒋介石仅13天,蒋介石就能对这位拜过把子的兄弟起杀心。张学良一次心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就葬送了自己的大半辈子。

西安事变,与蒋结仇

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学良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将东北军撤出东北,蒋介石美其名曰“攘外必先安内”,但究其根本这种行为与卖国无异。

在东北全面沦陷的情况下,中国工农红军在北平宣讲,掀起学生运动,打出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将压力给到国民政府这边。

中共接到共产国际上要求与蒋介石和谈的要求后,一直想办法与蒋介石沟通无果,这才联系失去家乡的东北军,想拉拢东北军一起说服蒋介石一起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军将领张学良也正有此意。

其实,早在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就曾经多次上书蒋介石,要求蒋介石联合抗日,但是蒋介石一直持无视的态度,甚至还在集结军队剿灭红军,张学良本就因为东北落入日本人手里而不满,东北军由于家乡的沦陷,军民抗日情绪都十分高涨,无心内战,种种原因,就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飞往西安召见张学良,命令张学良与杨虎城一起,执行南京国民政府所制定的下一步剿共计划,无视张学良不想配合计划的态度。

后来 ,张学良在蒋介石的生日时再次提出抗日意图,遭拒绝;11月27日,张学良请缨抗战,遭拒绝 ;12月7日,张学良赴华清池再次劝谏......前后劝谏多次,张学良终于下定决心,既然口头上的劝谏不被采纳,那就使用武力手段解决。

1936年12月11日,蒋介石宣读了自己新的决定,让蒋鼎文与卫立煌分别接替西北军与东北军的剿共任务。眼看蒋介石死都不回头,张学良和杨虎城对视一眼,连夜召见东北军与西北军的高级将领,制定了第二天对蒋介石进行兵谏的计划。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东北军捉拿,而杨虎城将前一日晚上开会的将领们一并软禁起来。

蒋介石被控制,接下来国共双方就要开始谈条件,进行舆论战了。

宋美龄在得知蒋介石被软禁的第一时刻,就下令国军部队不要轻举妄动,但是国民党内部也有不安定的因素,何应钦一直想要夺权,他故意以解救蒋介石的名义派遣空军轰炸西安,对外说法是威胁张学良,救出蒋介石。

宋美龄一眼就看出了他打的小算盘,何应钦分明是想要通过调兵攻打西安的方式,激怒张学良让他一枪崩了蒋介石,但是宋美龄也十分有头脑,攻打东北军也会影响到西安城里百姓们的生活,不到最后时刻万万不能用这一步。

看着各怀鬼胎的国民党将领们,宋美龄请端纳前往西安,通过引导舆论方式解决此次争端。

端纳本就是记者出身,来到中国之后,一直为国民政府效力。他飞往西安之后,首先联系南京各大高校及学术机构的人声援蒋介石,指责张学良与杨虎城以下犯上的行为。

社会各界人士,各大报纸纷纷发声,针对此事意见不一。共产国际 见此也插一脚,谴责蒋介石国难当头却只顾个人利益的行为。

同时,端纳发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众多教授发文,从道德制高点上谴责张学良。

眼见事情陷入僵持阶段,国民政府突然有了动作,集结军队准备讨伐张学良与杨虎城部,矛盾升级。

张学良的本意只是为逼迫蒋介石就范,同意与红军联合共同抗日 ,如今国民政府集结军队的局面是他没有想到的。张学良只能先放蒋鼎文回去,让他代为说明情况,同时请求国军方面停止此次军事行动,同时,将谈判提上日程。

1936年12月22日,宋子文、宋美龄等人到达西安,作为国民政府的代表,与西安方面的代表张学良、杨虎城以及周恩来进行谈判。

在谈判之前,宋美龄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西安方面怎么都不肯放人,那么就让端纳一枪打死自己,通过自己 的死亡来换蒋介石一命。

还好,谈判过程还算顺利,西安方面同意放了蒋介石,条件也从原本的六条变成了三条:第一,中央军立刻撤出潼关地区;第二,南京国民政府要发正式公文,说明与中共通力合作,并在文中表示既往不咎的态度;第三,释放一部分政治犯 。

宋美龄与宋子文代表南京国民政府答应了西安方面的要求,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

就在蒋介石乘飞机之前,张学良面对这个拜过把子的义兄,突然升起了愧疚之心。他亲自找到蒋介石,为自己之前冒犯到蒋介石的行为表示歉意。

最后,他们达成了一致,张学良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张学良不疑有他,本来就因为软禁蒋介石一事而愧疚的他,看着蒋介石满脸的笑容,连连答应了蒋介石的请求。

张学良的命运,在他踏上飞机的那一刻,被彻底改变了。

抵达南京,被军事法庭审判

在出发前,张学良还有些犹豫,但是蒋介石不断提及他们结拜兄弟的这层关系,又加上宋美龄肯定地说自己能够保证他的安全,最终张学良脑子一热,登上了飞往南京的专机。

张学良和宋美龄都没想到,蒋介石的睚眦必报竟然已经到了想杀张学良灭口的地步。

到达南京之后,张学良没有在 第一时间见到蒋介石 ,与蒋介石解开心结,反而是被请到了宋子文的别馆当中。

在别馆中,宋子文与张学良、宋美龄等人无所事事,成日里打牌消遣时间,难得的清静日子,张学良心中的不安却越来越扩大。

以他对蒋介石的了解,能解决的矛盾蒋介石会在第一时间解决完的。这么久过去了,既不让他返回西安,又不召见他,这绝对是出大问题了。

原来,虽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了,但是之前国民党内对于张学良讨伐的声音还在,一部分将领认为,既然事情和平解决,就应该将张学良无罪释放,否则不好向东北军与西北军交代,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张学良以下犯上,是违反军纪,必须给他教训以儆效尤。

本来无罪释放派占上风,但是蒋介石一直都在煽风点火,暗示军事法庭要给张学良判刑。

很快,张学良在宋子文家天天娱乐的 日子就结束了,国民党派兵将他押上了军事法庭,让张学良听他的罪名,最后 ,张学良被判有期徒刑十年。

张学良此时才后悔了当时陪同蒋介石前来南京的决定,蒋介石的心眼小,张学良没想到他的心眼竟是比芝麻粒还要小。

在张学良被判十年刑期之后,当时拍着胸脯保证他安全的宋美龄也觉得面上无光,张学良被押送到浙江溪口,宋美龄也跟着来了。

见到蒋介石和戴笠之后,宋美龄不敢直骂蒋介石,于是就指着戴笠的鼻子骂,指桑骂槐。知道宋美龄在气头上的蒋介石,在一旁默不作声,只让宋美龄骂个痛快。

蒋介石在见到张学良之后,表现得十分伤心,对张学良说:“这个罪名是军事法庭审判的结果,我也无能为力,国家也是有自己的法度的。”一番话说得张学良也不好多说什么了 ,怒火也发不出来。

之后,蒋介石又说,监狱中条件艰苦,不如让张学良住在自己的老家。老家的环境比监狱条件好多了,而张学良不知道,这只是蒋介石软禁自己的第一步。

在奉化住着的时候,蒋介石一直都装出伪善的样子,对张学良说有需要尽管提,他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实现。

张学良本来是几十万大军的头领,如今屈居在小牢笼里,心中的寂寞与落差难以纾解,于是就提出了想让自己的老婆于凤至还有赵四小姐前来。

张学良真提条件,蒋介石反倒不满意了。让你坐牢就是为了折磨你,怎么能让你生活那么好呢 ?蒋介石这么想着,就告诉张学良,只能让一个人前来住。

最后,发妻于凤至来到张学良身边与之同住了一段时间。

蒋介石对于张学良的防守极其严格,不仅安排特务暗中监视他,还在房子周围布了极其严密的哨岗,让张学良无法逃生。

蒋介石对于张学良突然兵谏捉捕他的事情耿耿于怀,从他给张学良的书中就能看出端倪。

在软禁期间,张学良每日 无所事事,蒋介石就命人给他一大堆书籍,让他认真钻研“孔孟之道”。

张学良一看就明白了了,这是在点他不遵守君臣之道了。也是在这时,他意识到了蒋介石对此事的介怀远远比他自己预想中的要深得多。

十年的牢狱之灾很快就要到期了,张学良写信给蒋介石,表达了自己是时候该回乡的心意,没想到蒋介石视而不见,一直都囚禁着张学良,一直到了国民党战败撤守台湾,蒋介石还一直都囚禁着张学良。

撤守台湾,继续软禁

张学良写信 给蒋介石请求释放,蒋介石一言不发 ,寄来了两样东西,一件是 1936年的台历 ,还有一双绣花鞋。

张学良一看,顿时泄气,这是在告诉张学良:我蒋介石还记仇呢,你就像个女子一般被藏在深闺大院中,永远不要抛头露面了。

老蒋回台湾时,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一并带去台湾,秘密押送到台湾新竹的井上温泉继续软禁着。

张学良虽然心有不甘,但是多年的软禁生活已经让他养成了随遇而安的性子,反正吃穿不愁 ,张学良干脆就在住处养花养草,以此来排解自己的孤寂。

蒋介石年龄大了之后,唯一的愿望是想要蒋经国能够继承他的总统职位,将国民党的政权掌握在蒋家手里,为此,蒋介石一直在为蒋经国的道路扫平障碍。

蒋介石去世之前 ,蒋经国曾问蒋介石,要不要将张学良释放,蒋介石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蒋介石给蒋经国的解释是,如果放张学良出来,无异于放虎归山,张学良在经历几十年的软禁之后,本来就对蒋家不满,如果将他放走,一定会影响蒋经国当总统。

这是蒋介石对蒋经国的说法,但是,当时的张学良,也已经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了,又能翻出什么大风大浪来。 况且,东北军也早已被收编,不再为张学良效力。张学良自己也表示了不会再出现在政治斗争中了。

蒋经国虽然不解,但还是遵从父亲的意愿,一直都未将张学良放出来。宋美龄自己觉得对张学良亏欠良多,于是就帮张学良关注着他的结发妻子于凤至,给张学良一些慰藉。

关于张学良和宋美龄,关系也十分微妙,宋美龄说什么张学良都会听。

当时,宋美龄也对总统一职颇有想法,蒋经国不将张学良放出来,除了父亲的耳提面命以外,还有就是他不知道张学良能有多大的能量,万一 张学良出来后在在国民党旧部前表示鼎力支持宋美龄当总统,那么也会威胁到蒋经国的总统职位。

最后,张学良一连熬死了蒋家两代人之后,才获得自由。晚年,他在原配妻子于凤至的接济下,定居在了美国。

关于蒋介石为何不放了张学良的原因,直到现在还有人在猜测。明明在蒋经国上台之前,张学良就表示过自己已经无心政治,多次向蒋介石写信要求获得自由,蒋介石始终不将他的合理诉求当一回事。

仅仅是13天的扣留,张学良用54年的自由去偿还,而杨虎城在革命胜利的前夕,被蒋介石杀死在渣滓洞内。蒋介石又记仇,又喜欢将政治中加入过多个人好恶,这样的性格注定了他在政治上的不长久,最后退守台湾也是必然趋势。

2 阅读:46

一堂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