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中,韩国为何第一个被灭?

古今之事一壶酒 2023-12-18 12:53:55

公元前583年,赵氏惨遭灭门!除了一个赵氏孤儿逃过一劫外,赵氏全部被杀。当所有人都在落井下石之时,是韩献子为感激昔日赵氏知遇之恩,抚养了这个赵氏孤儿。又是韩献子向晋景公述说赵氏的功劳,这才让赵氏复族。

三家分晋之后,韩赵两国互相扶持。但到了战国晚年,韩国为了自保,每每遇到危险,都想着将此祸水引至赵国。长平之战,就是韩国把上党送给赵国后,导致秦赵矛盾激化,赵国惨败,赵国彻底转弱。

秦王嬴政亲政后,讨伐六国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首当其冲的韩国依旧想把祸水引至赵国。韩非子出使秦国,反对秦臣先拿韩国开刀的意见,极力陈述先灭赵国的好处。可悲可叹!难兄难弟,为何到最后时刻,还要互相拆台呢。

韩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韩国的悲局,韩国东部和北部都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虽然申不害变法,在昭侯时的短暂强盛之后,但韩昭侯一死,韩国就衰落了。

韩王为避免亡国,将水工郑国派往秦国游说。建议凿渠溉田,以图谋削弱秦国国力,使其无力征伐,秦王命郑国主持开凿。

后来秦王虽有所察觉,但郑国辩称,说修此渠不过延迟了韩国的灭亡,但却能给秦带来万世之功。

秦王也觉得利大于弊,故让郑国继续修建。令韩国人始料不及的是,关中之地从此成为沃野,大大增强了秦国实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韩王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是在苦心为秦人作嫁衣。

韩王只能将他的弟弟韩非子派往秦国游说了,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秦王一直是他的粉丝。韩非子劝告秦王,韩国早已臣服秦国,秦国应该先消灭赵国,只要赵国一灭,韩国必降。但就在秦国决定攻赵之际,韩国加入了五国伐秦的合纵联盟,秦国再次将要陷入危机。

但秦国大夫姚贾带着重金,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破解了合纵联盟。韩非子因此对姚贾又是嫉妒又是气愤,嫉妒的是出身低贱的姚贾竟然能够破解合纵联盟,气愤的是现在韩国又陷入了危险。

韩非子直接找到秦王给姚贾穿小鞋,说姚贾出身低贱,人品卑劣,而且他拿重金贿赂各国重臣,是假公济私,对秦王不忠。

姚贾向秦王辩解道,百里奚和范雎的出身还不如我,列国重臣对我好,也是因为秦王在背后为我撑腰,假如我对秦国不忠,失去了大王的信任,谁还会搭理我。

秦王觉得姚贾说话有理,认为韩非子在挑拨离间,就开始疏远了韩非子。韩非子的老同学李斯早就嫉妒韩非子,于是与姚贾联手将韩非子送进了监狱。李斯又怕韩非子东山再起,直接将他毒死。

在郑国和韩非计划接连破产后,韩国到了万劫不复的境界,再也看不到希望了。韩国南阳太守内史腾主动投降并献出南阳地,韩国首都新郑门户大开。

此时的韩国只剩下一郡之地,再也无力抗衡秦国的虎狼之师。公元前230年,内史腾率秦军攻韩,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新郑,韩国灭亡。

总结一下:战国七雄中,韩国为何第一个被灭?第一,韩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韩国的发展空间狭小,韩国东部和北部都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既没有发展的空间,又处于四战之地,战国初期受魏国欺压,之后又受秦国的不断蚕食,只能在合纵和连横中的夹缝生存。

韩国被灭之前,城池和土地已经被秦国蚕食几乎殆尽,国力十分疲敝,百姓也争相逃向秦国,导致兵源大减,实力更加残弱,新政的门户南阳太守内史腾献地投降秦国后,韩国门户大开,弹丸之地的韩国怎么能够抵挡秦国的虎狼大军?

第二,韩国常年受秦国打压,不想着继续变法图强,从自身内部解决问题,反而想要继续苟延残喘,投机取巧,通过祸水东引,来暂时解决问题,更在事秦和抗秦的选择上摇摆不定。

长平之战就是韩国祸水东引的结果,但是赵国的惨败,使得秦国再无敌手,更没有国家能够阻止秦国发动的统一战争。韩国虽然为了自保,又派出韩非子和郑国派往秦国为间,结果却偷鸡不成蚀把米,秦国因为郑国渠更加强大,韩非子更是身死牢狱之中,韩国的灭亡已成为定局。

第三,申不害的变法不彻底,没有完全施行法治。申不害强调的术治只是驾驭群臣的技巧,而不是富国强兵的根本,而且术治前提是需要一个优秀的君主,如果君主昏庸,国家就会轻易陷入混乱,走向衰败,韩国在外交上的首鼠两端,也是深受术治影响。

1 阅读:1107
评论列表
  • 2024-01-01 20:58

    这个韩国可不是棒子,棒子叫韩国也才区区几十年而已,跟古代的韩国八杆子打不着

  • WD 4
    2024-01-12 11:41

    估计韩国肯定会打战国时“韩国”的主意!会大作文章!肯定会说,他们战国时都位于中国中部,从中部向东的中国国土都应属于韩国的地盘。

  • 2023-12-18 17:34

    因为棒子可恶,先弄死他[笑着哭]

  • 2024-01-07 18:57

    为了警示棒子

  • 2024-01-07 16:52

    赵氏孤儿惨案可不冤枉,史书记载,赵盾弑其君!

古今之事一壶酒

简介:倒上一壶酒,唠唠您最爱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