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最伟大之处不是扫平六国,而是建立五大制度!不服来辩!

古今之事一壶酒 2024-01-31 10:16:01

他从出生起,就在赵国苦做人质,亲爹身份不明,亲妈风流成性。少年登基,青年亲政,壮年扫平六国,统一华夏,老年追求长生不老。不管他怎么饱受争议,不可否认的是,秦始皇就是千古一帝。

秦自商鞅变法图强以来,便有了统一四海之心,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了全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认为用王号不能显示他的千秋功绩,上效三皇五帝,改称皇帝,是为秦始皇。秦始皇以黑色为尊,秦属水德,水为黑。与之后的刘邦和朱元璋不同,称帝之后的秦始皇,却从未枉杀过一位功臣,这就是始皇帝的胸怀。

秦始皇也没有纵情享受,天下之事,事无大小皆决于始皇帝。他首先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主要负责行政、太尉负责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查。

三公之下,则有负责具体事务的九卿。其中,奉常负责宗庙,九卿之首;郎中令负责宫殿门户;卫尉负责警卫部队;太仆负责饲养车马;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礼仪;宗正负责皇族宗室;治粟内史,负责财政收支;少府,负责税收和手工业。

在地方上,废分封,行郡县。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的体现。当时周朝的分封制施行了八百余年,早已深入人心,所以秦朝刚建立,就对施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引发了争论。

以丞相王绾为代表的大多数功臣们认为,应该建立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度,封邦建国,以藩皇室,他们认为如果施行分封制,他们这些功臣就会被封爵封地,为自己打工,而不是为皇上打工。

李斯为代表的少数新兴势力认为,一方面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就施行郡县制,另一方面,分封制一旦血缘疏远,中央很难控制对方,势必又会造成春秋战国这样的天下大乱,这岂不是历史的倒退么!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见,在全国施行郡县制。

秦朝以后,不管哪个朝代,不管皇帝是谁,都奉行着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即使有不同,也是在秦始皇制定的政治框架上略微修改。

秦始皇统一中国,用这么长远的眼光设计制度。即使朝代更迭,分分合合,中国统一都是历史的必然,而不像罗马帝国那样分崩离析,这都是秦始皇的功劳,所以秦始皇就是千古一帝。

秦始皇除了在政治领域上施行中央集权制度,还实现了经济文化领域的高度统一。

第一个统一是书同文。战国时,各国文字混乱,这给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严重障碍。秦始皇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制定出小篆。又依据民间流行的简化字,制定出隶书。秦始皇将小篆和隶书在全国推广。

第二个统一是车同轨,战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争,互相防范,各诸侯国在各地修筑了不少关塞堡垒,各国间的道路也宽窄不一,严重影响交通往来。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条驰道:一条直通燕、齐;一条直达吴、楚;还有一条到北部长城。形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有利于促进经济的交流发展。

第三个是度量衡的统一。战国时,各国货币和尺寸混乱。秦统一后,把货币统一分为上币和下币两种,在全国通行。上币为黄金,下币为圆形方孔铜钱,以半两为单位。有利于全国范围的商品交换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

在军事上秦始皇南征百越,北伐匈奴,拓展了疆土,维持了王朝的稳定。百越的分布从越南北部一直延伸到江苏南部,有许多分支。秦军大将屠睢五十万大军,兵分五路,苦战三年,结果兵败被杀,伏尸数十万。

为了征服百越,秦始皇主持开凿灵渠,灵渠一通,秦国大军和物资很方便地输送到岭南,并很快征服了这些地区。在广大的岭南地区,秦始皇设立了三郡:南海郡(今广东)、桂林郡(今广西)、象郡(今越南)。

匈奴趁着统一战争日趋激烈,乘机占据了河南地,即富裕的河套地区,并继续南下侵拢,对刚刚建立的秦皇朝北边的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发兵三十万,大举出击,凭借先进的弩器和军事战法,打得匈奴屁滚尿流,使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

在打败匈奴以后,为防止匈奴的突袭,秦始皇又命令蒙恬开始建秦长城,战国时各国都筑过长城,蒙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加工深造,修建成了秦长城,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见证。

总结一下:秦始皇有着怎样的历史贡献?第一,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自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格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解除了地方隔阂,统一思想深入人心。

秦始皇南征百越,北伐匈奴,不仅为中国拓展了大片领土,维护了边疆的稳定和统治,更使得边疆地区与中原沟通广泛,促进了边疆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二,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地方上实施郡县制度,极大地加强了皇权和中央集团,为以后的封建王朝奠下了政治基础,促进了中央号令能够有效地在地方落实,国家能够轻易集中全国之力办大事,同时也极大地打击了旧贵族和宗族势力。

第三,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车轨等经济文化制度,不仅极大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全国范围的商品交换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得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

0 阅读:76

古今之事一壶酒

简介:倒上一壶酒,唠唠您最爱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