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古代作家是什么样,为什么古代的大作家总是“作死”和“被坑”,难道是天妒

我是小小刚 2023-05-17 15:51:50

在古代,有一类人,他们才华横溢,一支毛笔字,就能写出一篇璀璨如星的论文,一首诗,就能流传千古。他们往往都是天赋异禀之辈,有些人长得英俊潇洒,被无数粉丝追求。有人家里财万贯,是大家闺秀;也有人出身名门,书香世家和神庙之间,似乎近在咫尺。

那些年轻一辈的天才,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站在了自己的巅峰,他们的生活原本是一帆风顺的,然而,他们的命运却总是充满了坎坷,为什么?

年少多愁善感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青年才俊,比如贾谊,潘岳,唐时期的李白,北宋时期的苏轼,清朝时期的纳兰公主。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能够“修成正果”成为一代武将,而是在名声的衬托下,过着无比艰难的生活。

像是贾谊,早在汉朝之时,就以《过秦论》闻名,十八岁之时就以才学闻名,二十一年之时更是得到了汉文皇帝的赏识,被封为“博士”。在那个时代,学士是一个很有权势的职位,而在那个时代,学士就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贾谊回答了皇上的任何问题,也得到了汉文皇上的赏识,可谓是年富力强。没过多久,他就被破例提拔为国师,成为三公之一也只是时间问题。

可谁知道,随着贾谊一套又一套的忠告获得了文帝的赏识,朝中有势力的人却不乐意了。当年,贾谊曾提议,要消弱诸侯,要重农,要抑商,这个提议,触怒了诸侯王,也触怒了周勃,灌婴,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将贾谊排除在外,让他去了长沙。贾谊回到梁国做了一名老师,眼看着就要回到京都,却不料梁王失足落马,贾谊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职的老师,很快就惭愧的死去,那年他只有三十三岁。

可以说,一位天才,眼看就要成为宰相的贾谊,最后被人排斥在外,死得凄惨无比,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不过像贾谊这样的也不在少数,潘安就是其中之一。

潘安在中国的名声,从来都不是因为他的才华,他的容貌,他的名声,他的名声。潘安生的英俊潇洒,在洛阳城的时候,只要潘安一出现,就会有无数的年轻女子蜂拥而至,他们丢出来的水果可以装满一辆马车,俗话说“掷果盈车”。

除了相貌英俊之外,潘安的才学也是出类拔萃,被誉为“金陵二十四贤”中的佼佼者,潘安也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他写了很多关于土地和土地的文章,在他统治的地区,也是出了名的好,因为他统治过的地区,到处都是桃花源,潘安又被称为“花样美男”。

可是潘安的命运却要比贾谊悲惨多了,潘安在河阳郡做了十几年的知县,一直没有晋升,又因为自己的妻子英年早逝而伤心欲绝。更可悲的是,赵王司马伦篡位,他的亲信孙秀登上了皇位,孙秀为人刚愎自用,与潘岳的父亲有仇,便污蔑潘岳叛国,结果潘岳与孙秀同时被处死,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如果说贾谊、潘岳等人都是一事无成,运气不好的话,那么这位苏轼,简直就是典型的“作死”。

苏轼的出身很好,苏轼的父亲苏洵在很小的时候就是北宋文学界的领军人物,被誉为唐宋八大家,可见苏轼的才华有多么的出众。当初他随父亲入京一试,就震惊了当时的文坛泰斗欧阳修,当即夸奖道:“此生文采冠绝古今。”不得不说,欧阳修的眼力确实不错,苏轼在为母亲守了三年丧后,终于回到了京,准备参加科举。所以,他才会被冠上“百年第一”的称号。

当时的苏轼只有24岁。

而苏轼的金手指也不算完,宋仁宗对苏轼二人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就像那句话说的好:“我为我的后继有人了。”苏轼是被册封为丞相的,而根据北宋的历史,苏轼应该和颜姝一样,被封为“太平宰相”,荣华富贵三十多年,在文学上写下了不少的诗句,最后才离开了这个世界。

苏轼反对改革,反对改革,不过苏轼跟司马光不一样,司马光的批评很有趣,他说:“我不管新法是什么,我只知道,实施它的人,都是些卑鄙无耻之徒,尤其是王安石,更是卑鄙无耻之徒。”司马光以“以人论人”,抨击的重点就是作为“以人为本”的“新派”。

可是苏轼却不一样,苏轼的目标就是那些不合情理的东西,就像苏轼,他就反对那些被取消的诗文,用来写文章的考题。苏轼以为,只考策之题,实在有失偏颇,诗文虽废,却能见其才学。苏轼倒不是真的不同意,而是王安石不管是苏轼,又或者是司马光,都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谁敢阻拦,谁就杀谁。

所以苏轼很“识趣的”提出了辞职,在外面做了个县令,避一避风头。苏轼在当地的地位很高,杭州就有了春晓苏堤,还有西湖的整治,也就是因为苏轼,天上有仙境,地下有苏杭才会真正的传播出去。尽管如此,苏轼仍然没能避开新派的进攻,在乌台诗案中险些丧命。

司马光一上台,就废除了所有的法律。苏轼说这未免也太极端了,司马光说他闲着也是闲着。于是,苏轼又被释放了出来。不过,苏轼在流亡之后,依旧受到了新旧势力的反扑,在六十二岁的时候,他被流亡到了海南,那时候的海南还是一片荒芜之地。不过苏轼来到海南后,依然一门心思为地方做贡献,海南也因此出了首个秀才。

苏轼的身世,很难用言语来形容。

为什么那些“倒霉”或者“作死”的人,明明有一张很好的底牌,结果却被人给毁了?

事实上,透过表面现象,我们能够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苏轼也好,潘岳也好,贾谊也罢,他们都是青年才俊。这就导致了两个问题。

一是站在一条线上,让人害怕

二是骄纵自大,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

就拿贾谊来说,贾谊在那个时候,就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也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的政策是重农,是抑制贵族,但是这些政策都是针对贵族的。这两位都是汉初时的大人物,贾谊被其他大臣压制,也就不足为奇了。

就像潘岳,因为过早的展现自己的天赋,导致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得到提拔,哪怕他的天赋是用在了皇上的身上,也不一定能得到重用。说到底,文学只是一门艺术,想要成名,就必须要有才华,在这个时代,一切都要以实际行动来对待。因此,纵然是苏轼这种才华横溢之人,在走出科场之后,也是很快就被淘汰出局,成为了一个被“社会教训”的人。

每一个有才华的人,都有着与常人不同的骄傲,苏轼完全可以像蔡京那样,“左顾右盼”地讨好新的人,老的人讨好老的人,但是,老的人却是没有办法。而苏轼却从来没有这么做过,他一直都是按部就班,看似有些愚蠢,其实这就是苏轼的骄傲,这就是所谓的“大才”的骄傲。的确,这种做法很古板,但也很让人佩服。

这也就解释了苏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段话:“大道之大,不能容身,才高者,劳心者,空前绝后。”

悲剧就是这样,它破坏了一切,就有了辉煌的意义。

0 阅读:1

我是小小刚

简介:我是小小刚,我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