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对战”,是中国古时候打仗的最大诅咒,基本上都是南败

我是小小刚 2023-05-19 12:04:05

只要是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被其中的精彩角色给深深地迷住,诸葛亮帮着刘备完成了“三分天下”,曹操则是“威慑群雄”,关羽则是“力挽狂澜”......

虽然这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却也是一个民不聊生的时代。最终魏灭蜀,司马炎将魏王革除,自立为金,随后又向南方进军,一举剿灭了吴国!从北方到南方,将中国一统!

在中国的历史上,这种混乱的时代并不缺乏,有混乱的时代就有一种大的统一,这种大的时代也就意味着大的时代的到来,而在中国的发展史上,也就是所谓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但有意思的是,从秦始皇开始,中国的历史上,每一次的统一,都是从北到南,只有朱元璋的开国皇帝,以及现代的北伐战争,才是真正的一统天下,但是,北伐战争并不能算是一次真正的一统天下,就像是一个诅咒。

对此,不少玩家都认为是因为北地人能打好仗,虽然北地人能打好仗,但也仅仅是一方面。

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中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南北两个地区分别为北、南两个地区。

首先,华夏是从黄河开始的,后面的夏,商,周,都是建立在黄河的这片土地上,那里的农业非常的发达,也非常的发达,而南边却是一片原始的土地,没有任何的文化,甚至在春秋时期,中原诸国都把楚国当成野蛮人,可想而知南边的情况有多糟糕。

直到秦始皇一统六国,灭掉百越,整个中国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独大,但无论是在经济文化上,还是在人口上,南北的差距都没有任何变化。

而在南边,则是一个古老的流放之地,治安极差。

若是说南方无法一统北,是因为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问题,到了唐代,南方在经济、文化、人口等各方面都与北方相抗衡,而到了南宋,则是各方面都已经超过了北方,然而此时的南征北战,却有无数南方军队在黄河上含冤而死,哪怕是有一位优秀的将军率领,也无法一击黄龙,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因为统治者的缘故。

为何在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都不逊色于北方,却始终无法一统天下?

第一个问题,是军队的来源。

这就导致了北方人身材魁梧,而南方人的身材比较瘦削,而北方人的身材比较魁梧,而南方人的身材比较纤细。

在这个冷武器的年代,北方的军队很好习惯了南方精致的食物,也很好补充,但北方的军队却很难习惯这种粗糙的食物,北方的人都是豪迈的汉子,这一点至今也没有什么变化,北方的汉子身材高大,而南方的汉子身材娇小。

因为南国的人,天生就比南国弱一些,而南国的人,性格比较温和,而且有很强的儒学气息,注重礼仪,所以南国才会出那么多大才子。

第二,南方的气候,与北方的气候有很大的差别。

北部又冷又干。而在南边,因为天气的原因,南边的军队并不容易习惯北边的严寒。

明代建文皇帝朱允炆与朱棣在削藩与反削藩的战争中,因为朝廷的将士大部分都是南方人,所以在北方的时候,他们并不能完全适应北方的严寒,又是在荒野中厮杀,许多将士都被冻死了,有的还被冻断了手指,因此,他们的伤亡率很高,这也让他们的战斗力大打折扣。

朱棣麾下的军队,本就是北疆出身,又经常和蒙古人交手,自然能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南疆的军队被北疆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也就不奇怪了。

建文皇帝的削藩失利,与南方军队对北边的环境不适应有关。

宋太祖赵匡胤在攻打后蜀,一路势如破竹,后蜀中的华贵妇人曾作《述国亡诗》,讥讽当朝君主未打便投降:“君王城上竖降旗,深宫中的妾何尝知?十四万将士,全军覆没!”

听说那时宋军来袭蜀,不过数万之众,以数倍之众,竟如此投降,真是可惜!

第三,在北部地区,我们占据着有利的位置。

北面的地形较高,有利于南方的战斗,具有较大的战略优势。南征北战,只有仰面朝天,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走,既耗时间又耗精力。

而且,北边也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最好的马匹,有了马匹,我们就可以训练出一支铁骑,这支铁骑就像是装甲部队一样,可以横扫任何敌人。

在明国,五十万大军被数万蒙古铁骑击溃,甚至还生擒了一位皇帝,所以,他们虽然可以迅速逃离,但终究还是逃不掉的。

两宋两次北伐,一次是因为缺乏铁骑,二次是因为缺乏灵活的机动性,三次则是因为没有了“幽云郡”这一处地势险要之地。

第四种是在政策上的好处。

长久以来,北部地区一直是其政要的核心。即便发生了巨大的分化,北部的军阀也占据了核心位置,并以“正统”的身份来争取民众的支持。

隋炀帝之所以开辟大运河,就是因为他想要得到更多的资源,而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失去了话语权,投靠南边的国家也被称为“奸贼”。

总的来说,南边的社会环境要好很多,内战也没有北边那么激烈,到了宋代,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科技水平也很高,但也有很多人过着腐朽的生活。

正所谓,人在苦难中成长,人在幸福中成长。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个充满了混沌与杀戮的年代里,北方与南方,因为个性的差异,注定了他们的命运。

0 阅读:55

我是小小刚

简介:我是小小刚,我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