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唐太宗时代,日本派出了使节来到中国,为什么唐高宗时代,中、日两国会发生冲突呢

我是小小刚 2023-05-13 13:37:59

中日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自隋、唐以来,双方的交往一直十分密切。不过,在中、日之间,也有一个重要的事件:唐太宗年间,日本也曾派遣使者到中国求学。但唐高宗年间,中日之间却发生了一次中日之间的白江口之战,刘仁轨率领的大唐海军将日本人打得溃不成军。

为什么唐高宗时代,中日交战?

 

李治

大唐建国之后,李渊汲取隋朝覆灭的经验,抵御突厥汗人的入侵外,唐帝国并未在李渊统治期间,对周围诸国发动过一次大规模的武力攻击。李渊在温彦博的劝告下,将高句丽与百济和新罗列为大唐的附庸,以阻止高句丽与东突厥合纵,向大唐宣战。如此一来,整个邻国半岛的形势都会有所缓解。

但是,邻国半岛形势的缓解也仅仅是权宜之计。伴随着高句丽实力的不断壮大,高句丽已经是大唐在地理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国之一。

   

高句丽,百济和新罗

在高句丽人公然挑战皇帝的情况下,李世民自告奋勇,在六百四十四年发动了一次对高句丽人的大规模攻击。在唐军的努力下,元气大伤。

随着高句丽势力的逐渐衰弱,邻国半岛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新罗继续对大唐进贡,成为大唐“铁杆小弟”;而想要压制新罗,在高句丽这个“老靠山”逐渐没落的情况下,选择了与其隔海对峙的日本作为自己统治邻国半岛的一个新的依仗。中、日之间在邻国半岛上的冲突,因邻国半岛情势的变化而埋下了“种子”。

 

在隋唐时代,东亚被中国和日本两个大国并列着。在隋代,日本仍然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奴隶社会。日本为求迅速增强实力,先后派遣了两位使者,前往中国,以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西元645年,在派遣隋、唐两代使节的过程中,日本发生了著名的“大变法”,从此,日本由一个比较落后的奴隶社会,逐步转变为一个封建社会。

大化改革之后,日本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日本人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日本在经历了大化改后,想要“称霸世界”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想要“独占邻国半岛”,却是可以“试一试”的。日本为加强日本对邻国半岛和整个东亚的影响,曾大力扶持百济,对邻国半岛上与大唐结盟的新罗施加压力。

 

百济把佛教等一系列的人文思想带到了日本,并在日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百济对日本的信仰与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日本则是想要扩张自己在东亚的势力,所以才会大力扶持百济挤压新罗。新罗与百济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就像是唐代与日本在邻国半岛上的竞争一样。最初,两国之间的争斗主要集中于新罗、百济两国之间,而当唐军对高句丽发动“战火重燃”时,两国之间的战争便不可避免地发生在邻国半岛上,日本之间。

在邻国半岛上,中日之间发生过许多次重要的战斗,如平壤之战、碧蹄馆之战、明梁之战等。

到1894年,清朝的部队与日本人再次在邻国地区交战。当然,那是以后的事情了,从中日军队在邻国半岛打了几场仗来看,邻国半岛对亚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谁先控制了邻国半岛,就等于控制了整个东亚。

       

六六零年,唐帝国再次向高句丽宣战。唐高宗想要以最快的速度铲除高句丽,就必须要从高句丽附近的百济城入手,从另外一个方向打击高句丽。如果唐军能够攻下百济,那么唐军将会与新罗联手,对高句丽发起两面受敌的进攻。因此,唐高宗派遣苏定方率领十三万唐军,向百济发起了攻击。百济国力比高句丽稍逊一筹,唐军轻而易举地将其剿灭,并将其据为己有。百济的残部逃到了日本,想要得到日本的支持,然后派遣军队来救他们。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背后,有一名手持“五明扇”的侍从。

唐军攻破了百济,这对日本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日本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在邻国半岛的地盘落入大唐手中。日本皇帝齐明皇后为维护邻国半岛上日本的权益,同意百济亡国势力派发军队要求,派遣五千名日寇前往邻国半岛支援百济复国。不过,在战争开始之前,祁明皇后就死了。

天智天皇继任后,将会继续她的未竟之志。六六三年,天智天皇派遣二万七千余名日本士兵和一百七十余条军舰,向邻国半岛发动了侵略战争。李治为了铲除百济复国,保证唐军对高句丽的入侵能够成功,便派大将刘仁轨率领两万唐军,前往如今的白江口,与日本人作战。

这是中日两国之间的首次军事交锋,虽然日本人拥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但是唐军的战略要比他们灵活得多,唐军将士们用弓箭射击,将日寇的战舰焚毁。在唐军将士们的英勇抵抗下,日本人死伤上千。江口的夕阳,就像是染上了一层血色。

 

白河江口一役,让日本人心灰意冷,日本人终于明白,想要动摇大唐在东亚的统治地位,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后,日本不断地派遣使者到大唐进修。直到中、晚期日本还派遣了使者到中国留学,这是唐文宗在中国的第一年。

恃强凌弱,谦卑地从强国那里学到东西,这些在日本人的骨髓中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之久,从未变过。

0 阅读:12

我是小小刚

简介:我是小小刚,我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