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5年,秦王朱樉去世,就在秦王府上下暗自庆祝,并为受苦多年的正妃王氏松了一

静静的聊 2024-05-14 20:04:24

1395年,秦王朱樉去世,就在秦 王府上下暗自庆祝,并为受苦多年的正妃王氏松了一口气时,却传来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消息:王妃殉葬了。 秦王妃本不姓王,她是元朝河南王扩廓帖木儿的妹妹,名唤观音奴。因为扩廓有个汉族名字叫“王保保”,所以后来便称观音奴为王氏。 父亲为元朝太尉,母亲是梁王阿鲁温的女儿。在这样的官宦之家出生的观音奴,性子也像草原的姑娘一样,乐观开朗,不拘小节。 可是这样有父母、哥哥宠爱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由于不满元朝统治,不少地方都爆发了起义,父亲和兄弟都上战场镇压起义,只留下观音奴和母亲。 很快,王保保的名号在战场上打响,他接连打败明军,就连朱元璋也称赞他是“奇男子”,想要招降他。 不过,身为蒙古人的王保保对朱元璋的招降不屑一顾。朱元璋派来的使臣,不是被毒死,就是被他逼得自断手臂。这样的行为反而让朱元璋对他的气节愈发敬重。 虽然王保保能打败明军,但他毕竟不是神,不可能场场胜利,对元朝的颓势他也无力挽回。1368年,朱元璋攻下元大都,改为北平。元廷逃往上都,王保保也跟随前往辅佐元昭帝。而观音奴却被明军俘获。 王保保虽然逃了,但他的存在对明朝就是一大威胁,朱元璋依然想要招降他。于是,1371年,朱元璋将观音奴许配给次子朱樉为妃。 朱元璋将观音奴许配给朱樉就是向王保保发出一个信号:我对你妹妹多好,多重视。让她嫁给我家老二,当正妃。你来加入我,定不会亏待你! 朱元璋的如意算盘却打错了,王保保知道这个消息不为所动,只当自己没有这个妹妹,依然带着剩下的元军与明军作战。 在外人看来,虽说这场婚姻是政治联姻,但观音奴的生活怎么也比当俘虏好得多吧,可没人能想到,这却是她悲惨生活的开始。 朱樉很清楚父亲的用意,对于这个蒙古王妃他一点也不喜欢,只维持表面上和睦罢了。不过时间久了,朱元璋也看出些端倪,成婚这么久,竟然连一个孩子也没有。于是,朱元璋便将开国功臣邓愈的女儿许配给朱樉为侧妃,这下朱樉可算是找到了“情投意合”的爱妃了。 1378年,朱樉前往西安就藩,朱元璋赐了玺书给他,要他与民休息,如果宫殿已经修完了,那就把其他那些不重要的修建工事都停了。朱樉却不以为然,在王 府大兴土木,不仅如此,还和邓氏折磨宫人取乐。 观音奴此时在干什么呢?她早就被朱樉软禁在别处了。由于邓氏与朱樉“志趣相投”,所以朱樉对邓氏特别宠爱。他早就看厌了观音奴,就藩后就像放飞了自我,把正妃软禁起来,每天只给观音奴一些不新鲜的食物,待遇比王 府的下人还不如。 反观邓氏这边,朱樉为了博邓氏的欢心,竟然命人制作皇后的衣服给邓氏穿,还将房中的床做成五爪龙床。这样的僭越也遭来了反噬:朱元璋得知此事后,不仅斥责秦王僭越无礼,还将邓氏赐死,并一再要朱樉好好对待正妃王氏。 爱妃去世后,朱樉就好似失去了人生乐趣。朱元璋的话他根本不听,依然将王氏软禁。并且开始变本加厉地折磨王 府的宫人:割去宫人的舌头;将宫人埋在雪里活活冻死;绑在树上任其饿死等等,好像这样就能填满他空虚的内心。 终于,有三名宫人不堪折磨,下毒将朱樉毒死,除掉了这一祸害。就连朱元璋也认为他死有余辜,削减了他的葬礼规模,还将谥号定为“愍”,以示其所作所为令百姓悲伤。 就在大家都以为观音奴的好日子就要来了的时候,却传来观音奴为朱樉殉葬的消息。连朱元璋也大吃一惊,只能为其赐谥号“愍烈”,“愍”随朱樉,“烈”则是对她的赞赏。 既然朱樉已死,身为正妃的观音奴就是秦王 府的长辈,按理是该过上好日子的,为何她却这么想不开呢? 其实,无儿无女的她,在秦王 府可以说没有任何依靠。继承秦王爵位的是邓氏的儿子,跟她毫无感情可言;娘家也早已淹没在历史中,哥哥王保保早在1375年便身死,她也没有了任何利用价值。 在这样无依无靠,无所期盼的世上活着,或许才是她的枷锁,死了,反而是一种解脱。 也许在另一个世界,作为一个叫赵敏的女子,肆意地活着……

0 阅读:611
静静的聊

静静的聊

家国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