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被抓来匈奴已经12年了,虽然膝下已有二子,但她还是常常望向家乡的方向。让她没想到的是,竟然有人用重金将她赎回中原! 听到这个消息,蔡文姬非常开心,可以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可是当她冷静下来,又陷入了惆怅中:为自己赎身的是谁?为什么要为自己赎身?回去之后两个孩子怎么办?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昭姬。后来,为了避讳司马昭的名字,就称呼她为“文姬”。 蔡文姬是的父亲是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不仅字写得好,还精通音律,非常有才华。有这样一位有才的父亲,蔡文姬耳濡目染,小小年纪也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在蔡文姬9岁时,蔡邕晚上突然兴起,弹起琴来。弹着弹着,琴弦断了一根,一旁的蔡文姬漫不经心地说:“第二根琴弦断了。” 蔡邕一看,果不其然,女儿说对了。蔡邕认为只是蔡文姬蒙对了,便说:“你这不过是偶然说对了而已。”不过他心里也还是有些期待,于是背着蔡文姬故意弄断了一根琴弦,问:“你说这次是第几根?” 蔡文姬认真地说:“是第四根。”蔡邕大喜,对自家女儿赞不绝口。从此,蔡文姬通音律,博学多才的名声便传扬了出去。 蔡文姬渐渐长大,也到了嫁人的年纪。蔡邕为她选择了河东的世家大族卫氏,蔡文姬嫁给卫仲道,可谓是门当户对。小两口婚后相敬如宾,感情十分和睦。 可惜好景不长,卫仲道婚后不久就去世了。婆家的人都说是蔡文姬克死了卫仲道,加上蔡文姬还没有孩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受不了这些闲言闲语的蔡文姬便向婆家提出回娘家。 卫家对自家的新媳妇也不挽留,就这样,蔡文姬回到了自己家。 才刚走出丈夫去世的阴霾,打击又接踵而至。蔡邕因为同情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董卓,在王允面前为之叹息,获罪下狱。不久死在了狱中。 然而蔡文姬的劫难远没有结束。就在蔡邕死后三年,公元195年,趁中原大乱,南匈奴叛乱,南下劫掠。蔡家也没能幸免于难,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的部队掳走,成为千千万万的奴隶中的一员。 幸运的是,左贤王的部下见蔡文姬气质不凡,便将她献给了左贤王。虽然比不上阏氏(匈奴王妃),但比起奴隶,生活还是要好很多。 就这样,蔡文姬在匈奴生活了十二年,为匈奴单于生了两个孩子,对回到故乡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可此时曹操却派使者来赎回蔡文姬。 曹操与蔡文姬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花重金赎回蔡文姬? 其实曹操与蔡文姬的父亲蔡邕算是知己。前面说过,蔡邕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还精通音律,恰巧曹操的爱好也是这些。两人都是桥玄的好友,一来二去,曹操与蔡邕也成为了好友。 公元207年,曹操忽然想起了老友蔡邕,知道他已亡故,又没有儿子,便派人去寻找他的女儿。 当曹操得知老友的女儿在匈奴受苦,想到与蔡邕谈辞论赋的日子,便派使者不惜代价将蔡文姬接回中原。 听到自己将要回中原的消息,蔡文姬当然非常高兴,可是得知孩子们要留在匈奴,又让她高兴不起来。如今能回去已是老天眷顾,孩子们是单于的骨肉,他不可能让自己带走,而且自己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再不舍得也要舍得。 蔡文姬与孩子们惜别,回到了中原。可就算回到了家乡,蔡文姬也无处可去,双亲都已去世,何处才是家? 念及蔡文姬的处境,曹操将她许配给了董祀。董祀与蔡文姬是同乡,还是陈留都尉,也算是良配。 或许是老天嫉妒,婚后没几年,董祀犯了死罪,被关进了监狱。眼看着家又要没了,历经磨难的蔡文姬也顾不得什么大家闺秀的面子,赤脚去向曹操请罪,请求赦免董祀。 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宾客,得知蔡文姬来了,便对宾客们说:“蔡邕的女儿正在殿外,今天让大家见一见这位才女。”当蔡文姬披头散发,光着脚走进大殿,所有人都在怀疑:这是那个蔡邕的女儿? 蔡文姬接下来的话,条理清晰,感情哀痛,让宾客们都为之动容。曹操也被她的话感动了,破例将文书追回,赦免了董祀。 曹操又问蔡文姬,能否想起她家原来的古籍。既然丈夫已无性命之忧,献上家中的藏书亦无不可。只是因为战乱,这些古籍早已失散。蔡文姬不愧为才女,将四百余篇古籍一字不漏地默写下来,送给了曹操。 她的一生,受尽命运的捉弄,可她却如野草般坚强,在那个战乱的时代将自己活成了一个奇迹。
蔡文姬被抓来匈奴已经12年了,虽然膝下已有二子,但她还是常常望向家乡的方向。让她
静静的聊
2024-05-14 20:10:39
0
阅读: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