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陈赓带着“妹妹”来到陈锡联的指挥部,陈赓说:“胖子!你看我妹好不好看?”陈锡联看着这个漂亮妹子,还没反应过来,陈赓就直接凑到耳边,说了一句让陈锡联惊掉下巴的话…… 陈赓和陈锡联,这俩名字在革命史上都是响当当的。陈赓,湖南湘乡人,1903年出生,1922年入党,1924年进了黄埔军校第一期。早年在东征中护卫过蒋介石,华阳战役还背着他突围,得了个“黄埔三杰”的名号。后来去苏联学过情报技术,参加过南昌起义,在上海干过地下工作。长征时,他带干部团打硬仗,突破乌江,翻雪山过草地,功劳不小。抗战中,他当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神头岭伏击战歼敌1500多人。解放战争,他领兵打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有他一份力。陈赓这人,直爽幽默,脑子活,总能出人意料。 陈锡联,湖北黄安人,1915年出生,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入党。鄂豫皖苏区时,他当连政治指导员,敢打敢拼。长征中,他护着红四方面军北上,三次背粮袋过草地。抗战时,他带八路军129师769团,夜袭阳明堡机场,炸毁日机24架,士气大振。解放战争,他指挥上党战役、邯郸战役,战绩扎实。1955年,他被授上将军衔,后来干过沈阳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陈锡联这人,憨厚老实,做事踏实,跟陈赓的性格正好互补。 俩人打仗时就认识,战友情深。陈赓爱开玩笑,陈锡联闷头干活,平时没少被陈赓“调戏”。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陈赓却惦记起老战友的个人问题。那年秋天,他带着王璇梅去找陈锡联,说是要介绍个“妹妹”。这事听着就挺逗,陈赓咋还有心思当“媒婆”? 王璇梅其实不是陈赓亲妹妹。她是陈赓前妻王根英的妹妹。王根英1939年在突围中牺牲,为了保护文件没撤出来,留下个小儿子。陈赓感念王家恩情,这些年王璇梅帮着照顾孩子和家务,他就出钱让她学医,想给她找个好归宿。陈锡联呢,单身汉一个,军务忙得没空谈对象。陈赓琢磨着,这俩人一个老实可靠,一个温柔能干,挺配,就动了心思。 1949年,陈赓带着王璇梅到了陈锡联的地盘。陈锡联当时正忙着处理军务,抬头一看陈赓来了,还带个漂亮姑娘。陈赓笑呵呵地说这“妹妹”好看不,陈锡联还没回过神,他又凑过去耳语,说想让陈锡联当妹夫。这话一出,陈锡联估计脑子都懵了。他单身惯了,哪想到陈赓会来这么一出?不过陈赓真不是开玩笑,他看准了陈锡联的人品,想把王璇梅托付给他。 之后,陈赓就撺掇着俩人多接触。陈锡联起初有点拘谨,毕竟忙着部队的事,但王璇梅性子温和,又懂事,慢慢地俩人熟络起来。她学过医,会翻译俄文,陈锡联打仗回来听她说说外头的事,觉得挺新鲜。相处几次后,陈锡联发现这姑娘不光长得俊,心地也好,俩人聊得越来越投机。 没过多久,1949年8月,他们就在陈赓的操持下结了婚。婚礼简单得很,战友们凑一块儿,吃点花生喝点茶就算完事。陈赓乐呵呵地叮嘱陈锡联对他“妹妹”好点,陈锡联认真点头。这桩婚事虽没啥排场,但透着革命者的实在劲儿。 婚后,陈锡联当了军委炮兵司令员,忙着操练部队。王璇梅干翻译工作,帮着处理俄文文件。俩人日子过得平淡又踏实,生了四个儿子。长子陈再方后来当了中将,次子陈再文1982年因空难去世,家里也经历过坎坷。陈锡联后来调到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当司令员,干了一辈子军务。1999年,他在北京去世,84岁。王璇梅晚年整理他的回忆录,活得低调又认真。 陈赓呢,1961年因病去世,才58岁。他这辈子打仗厉害,生活里也够意思,给陈锡联和王璇梅牵线搭桥,成全了一段好姻缘。这事搁在战乱年代,挺不容易的。陈赓脑子快,心眼热,陈锡联厚道,王璇梅坚韧,三人凑一块儿,硬是把革命友情变成了亲情。 这故事听着挺接地气。打仗的人也有七情六欲,陈赓当“媒婆”不稀奇,反倒让人觉得他真性情。陈锡联从懵圈到点头,也是个有意思的过程。王璇梅呢,默默撑起小家,不声不响地陪着丈夫走下去。战争年代,枪炮声里还能有这么一段温馨事,挺暖心的。 再说远点,这事不光是个人姻缘,还透着那代人的情怀。陈赓撮合这门婚事,不光是为战友着想,也是对王家的一份回报。王璇梅姐夫没了,她没抱怨,还帮着带孩子,陈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陈锡联接下这缘分,也算延续了战友间的信任。这种感情,搁现在不好找了。 后来想想,陈赓这人真会来事。他要不这么一闹,陈锡联指不定还打光棍呢。王璇梅也未必能找到这么个靠谱男人。战争刚停,俩人能安安稳稳过日子,也多亏陈赓这“神助攻”。这桩事虽小,却让人回味无穷。
建国前夕,粟裕爱将阮英平被三个农民杀害,粟裕:“掘地三尺也要给我找出来凶手!”这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