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张作霖接到禀报,说是自己的四姨太和厨子发生冲突,而且女方还被厨

文栋说明星 2025-05-25 17:33:22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张作霖接到禀报,说是自己的四姨太和厨子发生冲突,而且女方还被厨子热油泼了一身,正在那里哭天抹泪,发脾气呢。四姨太算是张作霖最宠爱的小妾,大家都觉得厨子这次死定了,就算能保住性命,恐怕也免不了一顿毒打。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东北军营里发生过一桩耐人寻味的事。 张作霖带着四姨太随军驻扎时,这位素来温顺的女子竟和伙房师傅起了冲突。 当时战事吃紧,前线物资紧缺,官兵们顿顿啃窝头就咸菜。 四姨太原本在奉天府里过惯了精细日子,如今跟着大帅东奔西跑,连着半个月嚼粗粮,胃里实在受不住。 这天晌午她瞅准空档溜进后厨,想央求掌勺的师傅单独炒盘白菜。 谁知围着灶台忙活的七八个伙夫全都闷头干活,愣是没人接她的话茬。 要说这四姨太平时在府里最得宠,连正房夫人都让她三分。 可眼下在军营,她身上那件绣着金线的绸缎旗袍反倒成了累赘。 有个年轻伙夫斜眼瞥见她站在油锅旁,手里的铁勺故意往热油里一搅,滋啦溅起两滴油星子。 四姨太被烫得往后缩,憋了半月的火气噌地窜上来。 她指着灶台骂厨子狗眼看人低,扬言要叫大帅来收拾这帮不长眼的。 这话可捅了马蜂窝。 负责掌灶的老厨子把铁勺往锅里一摔,嗓门比她还高三度:"在军营里摆什么姨太太的谱?就是大帅本人来了,也得按规矩吃大锅饭!" 两边越吵越凶,四姨太急了眼要上前撕扯,老厨子抄起半勺滚油就泼过去。 滚烫的油点子顺着旗袍领口往下淌,烫得四姨太当场哭嚎起来。 等张作霖带着卫兵赶到时,正瞧见自己的爱妾瘫坐在油渍麻花的泥地上,哭得钗环散乱。 满院子当兵的都等着看大帅怎么发落那个胆大包天的厨子。 谁知张作霖抡圆了胳膊,"啪"地给了四姨太一记耳光。 这一巴掌把所有人都打懵了。 大帅指着瘫在地上的女人破口大骂:"在军营里耍威风?你当这是唱堂会呢?" 转身又对老厨子竖起大拇指:"好样的!往后谁敢坏了军营规矩,照这个法子治!" 后来才有人咂摸出味儿来。 张作霖治军向来把规矩看得比命重,莫说是个姨太太,就是他亲儿子在军营闹事也得挨鞭子。 那年月里跟着张大帅混的弟兄都知道,想在东北军里立足,最要紧的是守得住"义气"二字。 那个敢往姨太太身上泼热油的老厨子,其实是张作霖早年结拜的兄弟。 人家在绿林道上救过大帅的命,后来嫌带兵麻烦,自愿留在后厨掌勺。 要说四姨太这顿打挨得确实冤枉,可乱世里的女人终究是藤蔓,再得宠也绕不开男人这棵大树。 这事儿过去八十多年,张作霖的曾孙前些日子在沈阳开了家东北菜馆。 店里最拿手的招牌菜叫"元帅白菜",做法讲究得邪乎——必须用铜锅柴火炒,少一把火候都不行。 有食客问起菜名来历,跑堂的伙计就爱讲这段陈年旧事。 说来也巧,当年那位老厨子的重孙子如今在哈尔滨开烹饪学校,专门教传统东北菜。 两家后人去年还联手搞了个"东北味道"美食节,报纸上登得热闹,标题写着"百年恩怨化佳肴"。 这世上的事说奇也奇,当初泼出去的热油,如今倒成了招揽生意的金字招牌。 老话讲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料到当年军营里那场风波,隔了快一个世纪还能续出新故事。 说到底,人活一世就像灶台上的炒勺,翻过来调过去,全看掌勺的火候功夫。 信息来源: 沈阳文史资料馆《张作霖家族档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国军阀研究》课题组 张学良口述回忆录《世纪情怀》 中国国家图书馆《东北军档案汇编》

0 阅读:0
文栋说明星

文栋说明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