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这张被修复照片中的女子,是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她是县长家的千金,也是最爱周恩来

文栋说明星 2025-05-25 17:33:22

下图这张被修复照片中的女子,是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她是县长家的千金,也是最爱周恩来的女人。可遗憾的是,周恩来年仅9岁时,她就因为肺结核而离世了,享年31岁。 周恩来总理的生母万氏在三十一岁那年被肺结核夺去生命时,周恩来刚满九岁。 这个在淮安县城当县太爷家千金的母亲,生前靠着精打细算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虽说不是大富大贵,但供孩子读书的钱总归是有的。 万氏咽气后,家里连口像样的棺材都置办不起。亲爹周贻能蹲在门槛上抽了半宿旱烟,天没亮就卷着铺盖出门找活计去了。 九岁的娃儿被扔给守寡的养母陈氏,哪成想第二年陈氏也撒手人寰。街坊都说这孩子命硬,克完亲娘克养母。 十岁出头的半大孩子开始跟着八叔过日子。每天天不亮就得把两个堂弟送到私塾,自己再拐去表舅家蹭课。 夜里还得帮着八叔记豆腐坊的流水账,油灯芯子挑得跟绿豆似的,生怕多费了灯油。 这样的日子过了整两年,账本上的字倒是越写越周正。 十二岁那年被伯父周贻赓接到东北,这才算安顿下来。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先生们发现,这个南方来的瘦小子上课时眼睛亮得吓人。 那年头讲究"父母在,不远游",可周恩来打小就没了娘,倒练就了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 要说这苦难日子就像块磨刀石,有人给磨废了,有人越磨越锋利。 周恩来后来跟身边人念叨,小时候扒着米缸数米粒的日子,让他看明白了世上最金贵的东西不是金银财宝。 这话说得实在,穷过的人才懂什么叫粒粒皆辛苦。 这些年淮安周家老宅子翻修过好几回,青砖缝里还能摸着当年刻的账本痕迹。 前两年纪念馆的人拿着拓片比照,发现和总理晚年批公文的字迹有七八分像。 要说这手上的功夫,还真是打小练出来的。 2023年清明前后,淮安周恩来纪念馆搞了个特别展览。 玻璃柜里摆着万氏生前用过的铜顶针,还有周恩来幼年抄的《千字文》。 说来也怪,那本泛黄的册子上,每隔几页就有被泪水洇开的墨迹。馆里老讲解员跟游客说,这是小娃娃夜里想娘时掉的金豆子。 要说这母子缘分虽浅,倒真应了那句老话——好饭不怕晚,好娘不嫌短。 万氏在世上不过三十一载,可她把最金贵的东西都留给了儿子。后来人看着总理给老百姓办事那个细致劲儿,都说这准是随了他亲娘持家的本事。 如今站在周家老宅的天井里,抬头还能望见当年小恩来踩过的青石板。那石板上磨出的凹痕,倒像给这百年光阴盖了个戳记。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周恩来的家庭与童年》 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官网2023年专题展览公告 央视新闻《周恩来的家风故事》专题报道 《人民政协报》历史人物专栏《万氏与少年周恩来》)

0 阅读:0
文栋说明星

文栋说明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