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在京都对神都的春愁与乡思

无心随墨 2024-05-19 09:46:19

唐朝的都城是长安,这是人尽皆知的,但我们也知道,唐朝是“两京制”,特别是在武则天当政时期,改洛阳为“神都”,武则天长期居洛阳,而很少回到长安,洛阳成为国家真正的政治中心。长安年间,武则天曾短暂回到长安。她回来,大臣们当然也要随驾。杜审言就是在此时随驾来到长安,并在长安二年或三年的春天,写下了这首《春日京中有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春日京中有怀”,诗题便已点明了写作的时间——春日,以及诗人的情感状态——有怀,即心中有所怀念。这里的“京中”指的是唐朝的首都长安,而“怀”则指向诗人远在洛阳的故乡,表达了洛阳的怀恋和热爱。

首联“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开篇点明诗人当时的处境——独自漂泊在京都长安(古称“秦”),春天到来了,本应是赏花踏青的好时节,然而心中充满愁绪,眼前的美景仿也仿佛一下子失去了颜色,让人无法真正去感受春天的美好。

颔联“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进一步描绘春日京城的景象,上林苑本为汉朝皇家园林,这里指唐朝长安的园林,这里现在已是花儿竞相开放;细柳营本是西汉周亚夫的军营,这里指长安附近的唐朝军营,现在这里的树木也换上了新绿。到处都是勃勃生机,春光无限,可是诗人却用“徒发”、“漫新”二字,暗示了这些美景对他而言只是空有其表,自己内心的情感实际上并未因此得到慰藉,反而更添了几分孤寂。

颈联“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笔锋一转,回到东都,也是自己故乡的洛阳,故乡洛阳的此时应是十分热闹。公子在南桥上畅饮欢聚,将军府第宾朋满座。这两句可以理解成是对过往洛阳美好生活的回忆,也可以理解成对此时洛阳朋友们生活的想象,那是无忧无虑、宾朋满座日子,这也更加反衬出当下自己孤独无伴的现状,进一步加强了诗中对愁绪的表达。

尾联“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诗人借由向洛阳的春风日色传话,寄托了自己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许。他相信,待到明年春来时,不仅自然界的春色会更加灿烂,自己也能摆脱现状,重归故里,享受那加倍的春光和欢乐。当然,明年如何,是皇帝才能知道,他这样说,这只是他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是对当前愁绪的一种自我慰藉。而这样的想法,也体现出诗人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和对归乡团聚的深深渴望。

这首诗,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京城春色的繁盛与个人内心的孤寂,将洛阳此时朋友们的热闹与个人此时的孤寂,形成强烈对比;同时,眼前的长安春景,想象中的洛阳热闹,虚实交织,这些手法的运用,都很好的拓展了诗歌的空间与情感深度。

古代的文人,都渴望能去京都,但杜审言却并不以此为乐,反而时刻在渴望回归。这并不是他自己多么清高,相反,他是一个十分看重功名的人。他会如此想,主要还是在武则天时期,长安失去了作为都城的荣耀,而荣耀现在归属于洛阳。而洛阳不仅是神都,也是他的家乡。他当然希望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家乡,回到繁华荣耀的洛阳了。

4 阅读:10
评论列表
  • 2024-05-19 11:09

    《春日京中有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