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重庆黄山——在“抗战遗址博物馆”里品读历史

扬州人文历史档案 2022-11-02 09:32:19

位于重庆江北的黄山,其称谓始于1913年。当年,重庆富商黄德宣从南岸购得这一片无名的荒山秃岭,修建别墅,培植花园。还开设了弹子房、网球场、游泳池,达官贵人闻讯纷至沓来,名噪一时。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委会迁都重庆,在黄山官邸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为抗战的最后胜利造就了辉煌的亮点。

想要了解真实的中国抗战历史,就一定要去参观这个抗战遗址博物馆。因为,这里有中国8年抗日战争的全部真实历史。

抗战中,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把黄山征地收购。1938年12月8日,蒋介石率军委会统帅部到达重庆,当日即进入黄山官邸办公。

抗战结束,“重庆谈判”时中共毛泽东曾在此小住;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调停两党内战时,也曾于此避暑......这些,都使黄山打上了历史标签。

迎面一块巨大的博物馆参观游览路线提示牌,详细标示出各景点的位置。

在想:过去像蒋介石这种级别的人在这里生活,出门行走,是不是天天得滑竿抬起?

黄山抗战遗址博物馆保存的抗战遗址主要有——

云岫楼(蒋介石官邸)

草亭(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旧居)

松厅(宋美龄别墅)

莲青楼(美军顾问团住址)

云峰楼(宋庆龄别墅)

黄山小学(抗战遗孤学习、生活地)

孔园(孔祥熙的二女儿孔令仪的别墅)等。

此外,黄山附近还有一些大使馆遗址和教会遗址。

在山道上攀登十多分钟,抬头往前方看,一幢别墅突兀在眼前。这里就是蒋介石黄山官邸,云岫楼了。

这云岫楼位于黄山主峰,海拔572.4米,两边山崖陡峭,只有前后石梯相通,守卫十分便利。

云岫楼蒋介石官邸,修建于1925年,建筑面积364.5平方米,为中西式三层砖木结构建筑。1938年12月,蒋介石从桂林乘飞机抵达重庆,云岫楼设为其日常办公的官邸。

官邸位于密林中,周围壁崖陡峭,只有前后狭窄石梯相通。道路两旁苍松蔽天,浓荫覆地。

蒋的卧室在二楼,房间宽敞,视野开阔,三面都有大玻璃窗。

临窗远眺,既可欣赏群峰争秀,又可洞察山上山下来往的行人。顶楼设有岗哨,楼下建有防空洞。

底楼为会议室和休息室,是蒋介石与军政要员研商机密军政要事的地方。

楼前一峰独秀,建有一亭,名曰望江亭。当年蒋介石常在亭内观山望景,欣赏两江景色。

据蒋纬国先生回忆,在抗战最艰苦阶段,他曾多次在黄山官邸听见蒋公独自一人在浴室里歇斯底里地喊叫发泄!

蒋介石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他的题字“坚苦卓绝”。这幅题字的来历:1943年,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候,作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登上重庆钓鱼古城,在昔日炮火冲天的古战场,感悟和汲取了“坚忍”的意义,手书“坚苦卓绝”四个字。当然是复制品了。

可见蒋介石题字用意深刻。不过,有人评论,蒋介石写了一个错别字,应为“艰苦卓绝”。我到觉得彼时彼地,要结合当时的意境来考虑这个字。

蒋介石曾在此楼召开了许多重要的军事、政治会议,国民政府的最高指令几乎都酝酿和产生于此。因此,这里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决策地之一。蒋公在重庆的大多数时间,工作和生活都在黄山的“云岫楼”内。那时,国民政府最高指令几乎都酝酿和产生于此。

黄山抗战遗址博物馆历史性地成为了中国八年抗战征途中最有力的见证。

抗战八年,蒋介石辗转于此。1946年,抗战胜利后,在“庆祝国民政府还都大会”上,蒋介石充满深情地说:“本人自出生以来,除家乡以外,没有其他地方比重庆算得是我第二故乡。”

据史书载:蒋公此言一出,满场一片哭泣之声。重庆的老百姓舍不得让他们的领袖离开!

目前楼内有展览,该展览以八年抗战为背景,以蒋介石在战时首都重庆的活动为展览重点,用历史图片和文物资料的形式,从不同侧面真实展现了抗战时期的蒋介石。

这幅地图标识出当年,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战区的地盘。战区总司令为蒋介石,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担任世界级领袖。

抗战胜利后,国共双方举行谈判。图为蒋介石、毛泽东和美国特使哈尔利先生的合影。

松厅,宋美龄别墅。松厅建筑面积347平方米,为中西式建筑,四周苍松翠柏,枝繁叶茂,正中门额上悬挂蒋介石手书“松厅”横匾。

秋季时节,门前丹桂怒放,香溢山谷。因周围松林拥抱,浓荫蔽日,得名“松厅”。由于环境优美,而且交通方便,汽车可以直达松厅屋下,宋美龄选择住在这里。

关于“松厅”二字的由来,据说是抗战中期的某年夏天,宋美龄邀请大姐宋霭龄、二姐宋庆龄来黄山消夏。

三姐妹高兴地在松厅走廊上玩牌,从云岫楼走来的蒋介石见此情景,联系周围的松林,于是写下“松厅”二字——“松”又与“宋”谐音,很是巧妙,后制成黑体白字的匾额,悬挂在前门上,保存至今。

美龄卧室

在宋美龄的书房中,挂着国民党两届党主席:马英九、连战祝贺宋美龄106岁寿诞的红色贺匾。

连战题字:福寿康疆。马英九题字:福寿康宁。

蒋介石和宋氏三姐妹。

在宋美龄别墅房后的左手边有条小路,顺着山坡下去几十米,便能见到隐蔽于山凹处的一处防空洞的出入口。

防空洞修建于1938年,是蒋介石、宋美龄及其军政要员躲避日军空袭的隐蔽所和地下指挥掩体。洞体贯穿云岫楼所在山体。有三条通道呈“Y”字形分布,便有了三个洞口。

一条通往蒋介石官邸云岫楼,一条通往宋美龄别墅松厅,另一条就通往山脚这里了。

史载:1941年8月30日,日机205架分8批轰炸重庆及周边地区。其中一批27架直奔蒋介石正在召开军事会议的黄山官邸而来。倾泻下来的炸弹在云岫楼附近爆炸,卫士班唐班长及一卫士被当场炸死,受伤者十余人。蒋与参会人员因及时躲入防空洞,才幸免于难。

为什么这次轰炸目标如此精确?据日本陆军航空队第三飞行团长远藤三郎少将回忆,他从离任的意大利驻华大使怀利·贝克口中知道了黄山官邸的具体位置,随后又收到8月30日蒋要召开会议的密电,这才制订了针对蒋介石黄山官邸的空袭计划。

这是网上找到一张比较清晰的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在防空洞门前的合影照,俩人表情严肃。

拍摄时间大概在黄山官邸挨炸以后。肯定是这个防空洞口前拍的。

黄山抗战遗址公园,实在值得去一回,虽然它的交通是那样不便。但只有在这里,你才会感受到中国一段历史的最真实片断

这是重庆最早的“解放碑”,它是当时的国民政府为纪念8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而立起来的历史丰碑!

这座老石碑已经被移到了重庆三峡搏物馆里收藏。

史载: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整个黄山赠与市民,在这里创办慈善学校和孤儿院。

谁也不能否认,这座抗战遗址博物馆就是一条穿越时空的纽带——它把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传递给子孙后代。它用血浓于水的同胞情怀连接着海峡两岸的中国人。

0 阅读:49

扬州人文历史档案

简介:介绍扬州人文档案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