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推流如何提高流量?

先生坐何至于此 2024-03-05 07:27:57

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推流是什么做的,感觉自己明明很努力了流量却很低,但现实会告诉我们。

不管是你从网上任何一个搜索引擎都可以看出来,许多问题的答案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

甚至还有一模一样的。

这还只是第一页。

往后翻几页,你会发现这样的答案数不胜数。

抛开营销号和矩阵号,你会发现没有多少是个人创作者的。

因为营销号和矩阵号的生产内容最终仍然来源于个人创作者和爬取个人创作者。

如果是AI写作,其实AI也是爬个人创作者的。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创作者或许还没有营销号和矩阵号火。

为什么?

因为营销号和矩阵号可能复制了这个创作者100次,你所看到的仅仅是其中一个营销号火了,但没有看到其他陨落的99个账号。

更不要说实机号和虚拟号了。

看到这,有些人就觉得自己明白了。

是自己的账号不够,所以做不起来,那就不做了。

真的是这样吗?

其他人可以做营销号,你为什么不可以做?

即便是做自己的内容,也没有问题。

当然,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就是雷同判定。

目前我只做了知乎B站头条,其中B站和头条都有雷同判定。

但实际上不影响。

即便是雷同也会分发流量,并且不影响原来的流量。

你仍然可以以近乎零成本的方法去拓张自己的创作。

举个例子,我这篇专栏写出来之后,我就连发五篇一模一样的专栏。

看到这,仅仅是个引子。

当然这个引子也是最基础的,接下来,我会一一介绍。

第一,持续地创作。

不要管你的作品有多烂,能不能有爆款。

想到什么发什么。

我的专栏也是如此,并且数据不好看,别担心。

明白这一点很重要。

我更了两百多篇专栏,基本上阅读量都是迅速达到150左右。

但这是B站的。

在知乎和头条,都是个位数。

并且一直是个位数。

但我的每周阅读量可以涨一万。

这就很离谱了,然后我就去看数据。

事实上就是,这些阅读量基本来源于几个月前写的东西。

甚至还有2020年写的。

但不得不说这种机制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因为我一直以为只要推流停下来基本上后续也不会有流量了。

每周阅读量基本上只来源于两三篇。

这两三篇分别能增长几千的阅读量,是其他个位数的几十倍。

所以我也不敢保证,再过几个月会不会又有之前的专栏火起来,很难说。

不要拘泥于现在的数据,更新就完了。

第二,全平台分发。

有精力的话当然是这样。

为什么说要全平台分发,因为不同平台火起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我的专栏在B站火的是教培方面的内容,在知乎火的是哲学方面的内容,在头条火的是心理学方面的内容。

然后阅读用户年龄也是不一样的。

B站是17-25岁,知乎和头条都是25-40岁。

地区倒是挺一致的,基本都是广东人最多。

至于我为什么推荐全平台分发而我自己只做了三个平台,最重要的原因有两点。

一,全平台机制不同。

机制不同体现在过审和加合集,这个东西真的很恶心。

我容忍不了那种半天过不了审的,还有头条加合集居然还要审核,也是很难受。

这个东西就能卡掉很多人。

以及配图。

我所选的平台都是不需要自己找图的。

因为我确实懒。

头条好处在于它有自己的图片版权库,因此头条我会用智能推荐的图片。

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知乎和B站了,我都是不配图的。

其他的如小红书公众号百家号简书是真的做得心累,强制要图片,一下就劝退了。

二,不熟悉。

我平时刷得多的就是B站和知乎,B站看课程,知乎看答疑,基本上都是当工具用。

头条纯粹是因为这是一个写作平台,并且推送给力。

知乎和B站都是倾向于初次推流的,但是头条不一样。

头条属于初次推流极低,也不会有什么人看。

可一旦有互动,推流就会暴涨,很恐怖的那种。

第三,砸钱卖流量。

当你创作出来的东西收获过正反馈后,我认为这个标准是专栏一万流量,视频十万流量。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开始考虑砸钱的问题了。

这代表着,你的创作水平已经及格了,至少能足以获取流量,接下来仅仅是初次推流的覆盖面以及选题上的问题了。

知乎每个月有三次的自荐推流次数,圆环挑战会送1000流量包,头条也会送推流,B站目前没收到过,不清楚。

就使用感受而言,知乎是反响比较好的。

头条用了跟没用差别不大,还是看互动。

接着我就去研究了一下头条的推流机制。

发现头条其实互粉很重要,不但要互粉,还要刷赞,留评论。

很多博主都关注了几百几千人,估计是写个程序挨个赞过去,留点机器评论。

但我终究是懒得维护这些关系,因为没学计算机,手点工作效率太低了。

第四,迎合本平台。

迎合本平台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了。

比如B站的竖屏,短视频;知乎的视频,想法;头条的中视频,微头条。

B站竖屏短视频就是模仿抖音快手的,知乎的视频模仿B站,想法模仿小红书,头条的中视频模仿B站,微头条模仿QQ空间。

好吧,因为这些我都看,所以也都懂。

并且,如果你按这些新兴模式来做,推流很多很多。

尤其是我的知乎可以强烈证明这一点。

我发知乎想法仅仅是为了圆环挑战,标准配图三张纯灰布料,然后凑够20字。

然后这些想法很多都是一千阅读量,远超过我写了千把字的专栏个位数的阅读量。

证明了并不是专栏不好,推流不够罢了。

大无语。

捧,就硬捧。

第五,学主流风格。

主流风格是什么样的,就按这个风格去答。

因为当一个主流风格成熟的时候,潜在用户也被开发完毕了。

就证明了这部分市场用户量大。

并且,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你的模仿最终目的是让平台认为你和你模仿的对象是同类型的博主,然后在这个博主下面推给他的观众。

所以,要模仿风格,但不要抄袭内容。

否则当场去世。

虽然我至今也没明白自己的风格到底像哪个博主,毕竟也不是全职,还没打算开始正式模仿风格。

第六,选题时效性。

时刻明白自己选题的时效。

比如做一个时事类的选题,那就选能火的视频去做,然后放B站。

因为B站是少数不用养号的平台,能火马上火。

头条和知乎都很恶心,有个垂直度的选项,之前我本来在头条是过了游戏认证,但是后面要做专栏只能先把游戏认证下了,不然影响专栏流量。

如果你的流量有延迟,尽量选择一个时效性比较宽泛的长期事件或者应用类的内容,保证时时刻刻都会有需求。

特别是头条,炒冷饭很管用。

如果要做体育类的时事,也强烈推荐头条,特别是足球和篮球。

第七,增加账号数。

同样的内容,多几个账号发,很重要。

不管是多买手机,还是做模拟号,还是同一账号多发几次,来回炒冷饭,都是十分推荐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平台的推流不可能绝对精准,就是精准了,目标看着一整页的选项,会不会点进你的内容也具有强随机性,因此你要做的就是在概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基数来提高爆款的可能性。

这就需要多多益善了。

如此。

0 阅读:2

先生坐何至于此

简介:工商管理专业,精通经济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