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洱茶的仓储

李莫说茶 2021-07-07 13:39:38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核心价值之一,一饼茶,到手时充满激情与鲜活,外观强壮有力,茶汤鲜活有个性,把它放在书架上,或者某个不受污染的地方,根据地域气候,跟着主人的生活磁场一起转化,数十年间,时光之轮一轮一轮扫过,它与主人的年轮一起陈化。当你满额皱纹,它也满饼沧桑,当你青春的棱角被磨平,它也藏尽锋芒,变得汤柔水滑。

年份与仓储是普洱茶的一大特色和吸引无数茶痴的魅力所在,但不同地区不同人存储出风格各异的普洱茶,也曾导致一段时间内市场对老茶产生安全疑虑,像风吹了一阵,没有多少人认真,爱老茶的依然爱着,爱新茶的也不会介意在品饮之余将剩下的茶顺手存上一些。

十多二十年前,香港湿仓普洱是老茶市场的主流,甚至可以说是普洱茶的品鉴标准掌握在香港人手里,因为二十年前,普洱茶市场本就在港台地区,市场上偶然一见的传说级老茶大多是香港仓的代表之作。所谓香港仓便是在香港高温高湿环境下存储的普洱茶,往往出仓时仓味很重,需要送到干燥地区退仓很多年,主要口感是香港味,其实也就是标准的老茶樟香味混合着一丝仓味。后来,普洱茶逐渐在大陆复兴,有两个较有口感偏好特色的区域,北方和云南,随着北方和云南的普洱茶市场的开拓,逐渐取代香港成为普洱茶消费和品鉴的主要市场,同时香港味也越来越受到质疑,高温高湿存储的普洱茶不再被人接受,转而青睐干仓自然存放的普洱茶。

粤港地区的湿度比北方和云南大很多,或许这也是使居民产生口感差异和茶品转化差异的原因。最直观的是,同一款茶,同时放在三地存储,多年后,相互交换茶品,北方人可能感觉粤港地区的茶仓味很重,而粤港地区的人觉得口感很正,没什么仓味,由此,不同地区的口感差异也是选择茶品和接受度的主要原因。

香港至今还有一大批老年人,天天抱怨喝不到正宗的普洱茶了。他们是当时香港湿仓普洱刚兴起时的追捧者,原仓原味的湿仓茶才是他们认可的普洱茶,历经岁月,当时的老茶已经消耗一空,而市场的偏向与选择大概使今天的港仓与原有的港仓之间也产生了些许差别。

2000年以前,大陆喝普洱茶的人不多,更没有什么存储概念。之后,在信息时代以及社会平稳的双重加持之下普洱茶迅速崛起。未几年,老茶受到整个市场的追捧,香港,台湾,云南各地存储有限的老茶被国内外市场迅速消化,10年之后,市场基本已找不到三十年以上的老茶,偶然一见,要么是假货,要么价格高得离谱。市场进入老茶真空期,这个时间至少是几十年,大概五六十年后,市场上二十年老茶常见,四十年五十年老茶亦常见,同时大部分普洱茶真爱粉们也会选择自存普洱,因此,从市场价值来说,从现在开始存茶升值不是很现实,因为当您存的茶老时,市场上并不缺老茶,当然,茶可存,要么遇到好的存着自己喝,要么存上几批,到老时开个茶店悠然时光。

普洱茶是否年份越久品质越好?不一定,首先需要有优质的先天条件,原料好,制作工艺好,之后,存储环境足以改变它的品质和转化方向,温度,湿度,通风度,光线,饼型等都会影响它的转化速度,和是否有仓味杂味,汤质纯净度等。一饼茶,首要的是饼面干净,汤质纯净通透,口感丰富,不淡薄,无茶水分离,这时我们可以说它没有缺陷,在这个基础上,因人因口感而定,合适自己的就是好的。

0 阅读: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