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如汉高祖刘邦,为何也向匈奴低头,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

围炉观史 2022-01-19 21:00:28

汉高祖刘邦出身于草莽,自沛县起兵以来,不到三年就攻入关中灭亡秦朝,接着又在数年间打败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逼得他乌江自刎,开创了四百年的大汉王朝,连毛主席都评价:“刘邦是封建皇帝里面最厉害的一个。”

就是这样一位在我们看来,十分厉害又是硬汉形象的人物,在遭遇了匈奴大军“白登之围”后,竟然没有奋起复仇而是选择了向匈奴低头,并且采取了屈辱的和亲政策,这是为什么?

刘邦征讨匈奴被困白登山,采纳陈平计谋得以脱险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经过五年艰难的楚汉争霸战争,终于逼得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于公元前202年登基称帝,建立大汉王朝。

在秦末群雄逐鹿中原的时候,北方草原也出现了一位枭雄,他就是匈奴部落的首领冒顿单于。公元前209年冒顿杀父而自立,不久灭亡了强大的东胡国,其后又在数年间南征北战灭国无数,首次统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庞大强盛的匈奴帝国,同时又趁中原内乱乘机南下,重新占据了被秦朝收复的河南地,即河套地区。

汉朝建立之初,匈奴不断派骑兵在北部边郡进行侵扰掠夺,公元前201年,韩王信因受到刘邦的猜忌,害怕被杀,于是投降匈奴。刘邦大怒,本就对匈奴不断扰边的行为不满,现在韩王信又叛逃匈奴,于是在次年也就是前200年,刘邦亲自率领三十余万汉军征讨匈奴,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解决韩王信和匈奴问题。

刘邦为何如此自信?首先他不久前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整个中原、整个天下都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其次他所率领的数十万汉军经过五年楚汉战争血与火的淬炼,早已是精锐中的精锐,对打败匈奴很有信心。然而此次战事的结果却大出刘邦的预料,不但没有打败匈奴,自己反而被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还差点丧命?

此次出征匈奴,汉高祖刘邦御驾亲征,随行的人员有谋士陈平、娄敬,武将则有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汉军一路进军至太原郡,首战告捷,大败韩王信的军队,韩王信只身逃奔匈奴,冒顿单于见此马上派匈奴左、右贤王各自率领一万骑兵与韩王信的败将王黄汇合,在广武以南至晋阳一带布防,阻止汉军继续北进。

汉军先前大败过韩王信的军队,此时士气正旺,于是乘胜追击先后在晋阳、离石击败韩王信与匈奴的联军,匈奴不甘心失败又在楼烦西北集结军队试图反攻,却又被汉军骑兵部队击溃。

汉军的节节胜利,使刘邦对匈奴产生了麻痹轻敌的想法,认为匈奴骑兵不过如此,准备对匈奴军队发起新一轮的进攻。为了保险起见,刘邦先后派了几批使者去侦察冒顿的虚实,冒顿虽是匈奴人,却懂得汉人的孙子兵法,故意示敌以弱,所有使者回来后都说匈奴将弱兵疲,可以出击,刘邦不知是计听信了使者的话,认为匈奴军队老弱不堪可以发动进攻。此时刘邦身边的谋士娄敬却劝谏说,匈奴故意让我们看到他们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兵,其中必然有诈,说不定在某个地方埋伏有精锐骑兵,汉军不能出击。

刘邦因之前汉军的不断胜利,早已对匈奴军队起了轻视之心,所以没有听从娄敬的意见,还将其拘禁起来准备等凯旋之后再处罚他。刘邦未等后续汉军主力完全到达,就先率领轻骑进至平城,而冒顿单于则在白登山设下埋伏,当刘邦率领汉军一进入包围圈,冒顿马上命令40万匈奴大军将刘邦军队团团围困在白登山。

刘邦发现被围后,立刻组织汉军进行突围,可是与匈奴军队交手几次都没能突围出去,另一边冒顿也率领骑兵从四面进行围攻,却始终难以攻破汉军大营,就这样双方都损兵折将,一直相持不下。匈奴围困了七天七夜,都没能攻占白登山。

刘邦所率的汉军本来是轻骑先行,大部分粮草辎重还在后方主力军中,现在被围了七天,粮食即将吃尽,再加上此时冬季大雪,将士饥寒交迫,形势十分危急。关键时刻,谋士陈平向焦急的刘邦献计:“听说匈奴阏氏很受冒顿宠爱,可以从她身上打开突破口。”刘邦一听采纳了陈平的计谋,决定派遣使臣携带大量金银珠宝厚贿阏氏,让她劝说冒顿撤围。

冒顿围了七天七夜,白登山的汉军依然没有投降的迹象,强行攻打又占不到便宜,而汉军后方主力即将到达,冒顿担心到时候前后夹攻腹背受敌,心里已有了撤军的想法。正当犹豫不决之际,听了阏氏的一番分析劝说,于是同意了她的建议,让汉军撤出了白登山,刘邦因此得以脱险。

鉴于汉匈之间的实力,暂时采取和亲政策是当时唯一可行的办法

刘邦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征讨匈奴,原以为可以一战大败匈奴,彻底解决北方匈奴问题,前期确实是节节胜利,匈奴军队在汉军精锐面前不堪一击,谁知道这是冒顿单于示敌以弱、诱敌深入的计谋,刘邦不听谋士劝谏误中埋伏,被冒顿40万匈奴骑兵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

作为中原汉人皇帝,却遭受胡人“白登之围”耻辱,按理说刘邦应该马上会合汉军主力,再次攻打匈奴以报仇雪耻,可刘邦并没有这样做,不但现在没有攻打匈奴,一直到他去世之前也没有再攻打匈奴,那刘邦是怎么想的,他又如何处理汉匈关系?

刘邦逃脱险境回到后方大营后,马上就把先前进言匈奴可击的几个使者全杀了,同时赦免了劝谏的谋士娄敬(后赐姓刘,为刘敬),还封他为关内侯,食禄两千户,号为建信侯。不久,刘邦又采纳刘敬的建议与匈奴订盟修好,并采取与匈奴和亲的国策,汉匈双方各自以长城为界互不侵扰。此后冒顿单于虽屡次背盟进犯汉朝边境,但两国的关系暂时缓和下来。

刘邦之所以在经历“白登之围”耻辱后,不急着报仇雪耻反而向匈奴“低头”,原因之一是出于对汉匈之间实力的考量。

刘邦虽然统一了天下,但内部并不安稳,百姓经过长时期的战乱也需要休养生息,此时汉朝的国力还很虚弱。刘邦率领三十二万大军征讨匈奴,是想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匈奴扰边的问题,但“白登之围”将他打醒了,使他明白匈奴这个已经统一北方草原的邻国并不弱小,已是控弦40万骑兵的强大国家。

凭目前汉朝的国力短时间内是无法击败匈奴的,一旦开战必然是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对刚刚统一的汉朝是极为不利的。再说汉朝也拖不起,因为在刘邦心中还有比解决匈奴问题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解决,那就是消灭异姓诸侯王,巩固刘氏的江山社稷。所以为了避免将来平定异姓诸侯王时,匈奴也趁火打劫进犯边境,暂时采取和亲政策稳住匈奴,是当时唯一可行的办法。

攘外必先安内,刘邦决定先解决异姓诸侯王问题

刘邦能在楚汉之争中打败项羽,除了有张良、萧何、韩信等人的辅佐,还得到了张耳、彭越、英布等势力的帮助和支持,所以刘邦称帝之后封他们七人为异姓诸侯王,分别是: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

这些异姓诸侯王的封国占据原六国时期大部分疆域,且都握有重兵,时间一长成为危害大汉统治及中央集权的障碍。尤其到了刘邦晚年,太子刘盈生性懦弱,刘邦担心自己死后,吕雉母子不是韩信、彭越及英布这些悍将的对手,于是有意在有生之年翦灭这些异姓诸侯王,除掉心腹之患。

七王之中,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在西汉建立后不久就死去,已构不成威胁;燕王臧荼因刘邦大肆捕杀项羽旧部,内心恐惧于是起兵谋反,刘邦亲自率领大军征讨,不到三个月就平定叛乱,臧荼被捕杀;不久,楚王韩信又被人告发企图谋反,刘邦借巡游云梦之机逮捕韩信,将他贬为淮阴侯并软禁在长安。

正当刘邦准备对付其他剩下的异姓诸侯王时,北方匈奴不断侵扰汉朝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使汉高祖刘邦忍无可忍,而恰在此时韩王信因受到刘邦猜忌,投降匈奴起兵反叛,于是就有了前面刘邦亲率32万大军征讨匈奴,企图毕其功于一役解决韩王信和匈奴问题的事情。

然而,与匈奴之战的结果却出乎刘邦的意料,“白登之围”更使刘邦清楚了汉匈之间的实力差距,知道打败匈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强大的国力支撑。可此时的汉朝刚刚建立,不但国力孱弱,一旁还有异姓诸侯王在虎视眈眈,出于现实的考虑,刘邦决定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先解决异姓诸侯王问题,再考虑是否攻打匈奴,毕竟在刘邦看来,匈奴对汉朝边境的侵扰更像是疥癣之疾,而异姓诸侯王却是威胁大汉江山及刘氏天下的心腹之患。

刘邦之前虽然削除了几个异姓诸侯王,但剩下的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及淮南王英布对西汉的建立功劳最大,本身力量又强,尤其是韩信,就算被贬为淮阴侯软禁在都城长安,却仍是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时刻让刘邦内心猜忌、畏惧不已。

为了避免在翦灭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时,匈奴也趁机入侵内地,刘邦决定暂时向匈奴低头,采取与匈奴和亲的屈辱国策,为将来赢取时间。

休养生息,为将来攻打匈奴争取时间和积蓄国力

刘邦虽然建立了汉朝,但经过秦末战乱及五年的楚汉之争,社会经济一片凋敝,百姓困苦,国家急需安定下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那么西汉初年的国力困窘到什么地步呢?据司马迁《史记·平准书》记载:

“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连天子出行都备不齐一辆四匹同样颜色马拉的车子,而功臣大将、丞相有的只能乘坐牛车,老百姓家更是没有多余的粮食。

刘邦作为开国兴业之主,自然明白保持国家稳定的重要性,为了巩固大汉的江山社稷,刘邦在称帝后采取了一系列与民休息的国策,例如让兵士归家,轻徭薄赋,重农抑商,全面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安抚百姓,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恢复国力,稳定统治。

而要达到与民休息、恢复国力的目的,就不能轻启战事,尤其是刘邦在遭受“白登之围”后,明白了汉匈之间的实力差距,更不愿意在国家百废待兴的时候与匈奴开战,先不说能不能打赢,就算是胜了国家也肯定元气大伤,对百姓来说则是雪上加霜,汉朝的统治基础也将动摇,这是刘邦万万不允许的。

“白登之围“对汉高祖刘邦来说绝对是耻辱,难道刘邦就不想报仇,当然想,可是现实和实力不允许啊。难得的是刘邦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从国家利益、从大局出发,唾面自干,不但没有马上反击匈奴报仇雪耻,而是选择与匈奴和亲,缓和与匈奴之间的紧张关系,保持边境和平稳定。

刘邦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汉朝全力休养生息,为将来攻打匈奴争取时间和积蓄国力。刘邦死后,后继的吕后、汉文帝、汉景帝继续推行与匈奴的和亲之策,对内则实行黄老无为之治,持续发展生产。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因数代的积累汉朝国力逐渐强盛,这才有了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的壮举,使漠南无王庭,匈奴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彻底改变了汉朝对匈奴不利的局面,而这一切又是从汉高祖刘邦开始的。

0 阅读:43

围炉观史

简介:知史明鉴,叙说历史故事,解读古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