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龙湖、金地...这些头部房企还债了!

地产动态人才 2024-03-19 17:22:50

还没躺平的房企,仍在自救。

今年一季度又是一波偿债高峰期,据克而瑞统计,今年光是3月就有19笔债券到期,剔除掉已经提前赎回的部分之后约为581亿元,环比增长47%。

(部分企业发行债券3月到期情况,图源克而瑞)

本就日子不好过的房企,还要面临不断巨大的偿债压力。

虽然有房企早已暴雷躺平,但大多数房企仍在坚守最后一道防线。

有的变卖资产,有的提前偿债...自救的方式或许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在为恢复市场信心而努力着。

最近几天就有万科、金地、龙湖这几家房企相继偿债的消息传来,重振市场信心。

今天,地产君想借此来聊聊这场行业自救战。

01

作为房企中的“三好学生”,多年来万科一直坚守在行业TOP3的位置。

能一直维持在行业龙头的位置其实也不容易。

树大招风,就说万科最近又一次遭遇了债股双杀。

实际上早在去年11月,万科就经历过一次债股双杀了。

彼时市场曾一度恐慌,而深圳国资委发声力挺万科,拿出了百亿真金白银,给市场一颗定心丸。

万科也保证,境内外债务一定会保障如期兑付。

对于最早提出“活下去”论调的万科,市场具备一定的信任度,于是这场危机就此遏制。

所以对于前几天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处理经验就丰富多了。

先是对于商谈“非标债务”延期被拒绝的传言,另一方当事人新华资管迅速辟谣澄清。

接着面对谣言弥漫及市场对万科偿债能力的焦虑,万科迅速做出回应。

3月5日万科表示,3月11日即将到期的美元债资金已经到位,并于3月8日公告已提前将约6.47亿美元存入指定银行账户,以全数偿付到期票据本息。

债务危机解除,市场信心恢复,当日万科多只债券大幅上涨。

不过在3月11日又起风波,穆迪宣布将万科的“Baa3”评级下调至“Ba1”的评级,还把万科所有评级列入评级下调观察名单。

但这次万科的股票和债券没有受到穆迪下调评级的影响,境内的股票和债券反而大涨。

原因除了市场对万科的信任仍在外,还归功于利好消息的传来。

3月12日,有市场消息称,监管部门要求银行金融机构支持万科融资,有多家商业银行正在筹集高达人民币800亿元的贷款,以帮助万科偿还到期债券。

虽然现在事情还在发酵中,但想来万科不会就此倒下。

除了国资的站台,万科自己也在努力自救,积极变现资产。

早前万科就以4.8亿,甩卖了自己3家悦榕庄酒店的股权。

今年2月,万科将上海七宝万科广场的50%的股权,甩卖给香港领展基金。

同月万科再次割肉,出售深圳高新投6.16%股权。

除此之外,万科还顺应行业变化,在近期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

地产君相信,万科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做到“活下去”。

02

金地一直被认为是国内较为安全的房企之一,在偿债方面也没有让人失望。

2024年是金地的偿债大年,仅3月,金地就有3笔公开债务到期,涉及金额41亿元。

3月4日,金地集团发布公告,“21金地MTN002”将于3月10日兑付本息15.594亿元。

除已兑付的“21金地MTNO01”,金地集团半年内到期的债券本金规模共计76亿元,2024全年内到期的债券本金规模仍有106亿元和4.80亿美元。

尽管截至去年9月,金地手上还握有超300亿元的现金流,仅从账面上看,金地足以覆盖一年内的到期债务,但来自金融端的支持也不能少。

面对年内百亿偿债高峰,金地积极地寻求融资,搬来救兵。

3月5日,金地发布公告称:金地集团已与交通银行签订了《最高额质押合同》及《保证合同》,为前述融资事项的全部债务提供股权质押及保证担保义务,担保本金金额不超过人民币40亿元。

金地的努力肉眼可见,类似的融资动作自今年以来已经披露了6次,融资总额为81亿元。

其实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金地的工作重心都围绕着偿债展开。

去年,金地就先后将苏州金地广场项目、北京金地中心项目等资产进行经营性物业抵押贷款融资。

关键时刻,金地还搬来深圳国资福田投控,直接向金地输送超32亿资金。

这使得金地去年年内到期的境内外债务全部足额兑付完毕,没有出现逾期情况。

地产君对今年金地挺过偿债高峰期很有信心。

03

作为民营房企的优质代表,龙湖又一次提前偿还了债务,向市场证明了自身稳健的偿债能力。

同样是3月8日,龙湖提前9个月兑付了两只CMBS产品“20天祥优”、“20天祥次”,涉及总规模46.1亿元。

除了这笔CMBS之外,龙湖方面透露今年已经兑付或提前兑付的境内债达57亿元。

龙湖偿债有着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喜欢“提前偿还”,这对于其他房企而言可能很困难,对于龙湖来说却只是常规操作。

细看龙湖一年多来提前还债的动作,是长期而主动的行为。

比如龙湖曾在去年7-8月份提前偿还了84亿元境内债,去年还提前偿还了153亿港元的银团贷款。

有消息称,到2026年底,龙湖境外再无到期的公开债券。

这或许也是外界对龙湖产生信心的主要依据。

无论外界如何评价,龙湖都在用行动,用结果来证明,你可以放心龙湖。

这或许也是其得以在现今的市场环境下稳坐至今的原因。

结语

数据统计,2024年一二季度是债务到期高峰期,到期规模均在1500亿以上。

由于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规模收缩,可以预见的是,今年房企将迎来最难的闯关模式。

万科、金地、龙湖的处境只是行业的一个缩影,这些头部房企的还债向外界表明地产行业还没彻底躺平。

关于今天的分享,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0 阅读:4

地产动态人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