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项羽也有残暴的一面,甚至比刘邦更无耻?

精写历史事 2024-01-18 21:58:48

世人皆知刘邦地痞流氓,打仗不择手段。项羽因为光明正大 不愿意耍阴谋小计,而败落于刘邦。那么项羽真的像历史上所说的那么光明正大吗?未必。

战国末年,王翦带领60万秦军进攻楚国。楚国大将项燕浴血奋战,最终牺牲在了抗秦战争中,他的事迹却传遍楚地,他因此成为楚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项燕有一个儿子叫项梁,因为犯了杀人罪,便带着自己的侄儿项羽(项燕的孙子)逃到了吴地。

作为大将之后的项梁,天生古道热肠,行事豪迈,又爱为人排忧解难,渐渐积累起很高的人望,成为当地的豪杰之一。

项羽更是出类拔萃的人物,据说他身高超过八尺。力能扛鼎,威猛过人,附近的年轻人个个都怕他。

传说项羽年少的时候,项梁教他读书时,结果他一点都学不会,项梁只好放弃了。让他改学击剑,结果他又学不会,项梁很生气,责备他不肯用功。项羽却很不屑的说:“这些都是微末伎俩,要学就学指挥千军万马的本事。”项梁便让他改学兵法。

但是项羽学兵法也不认真,只是粗略地读了一些又不肯学了。

项羽就这样堕落成了一个“废材”。

有一年秦始皇巡游会稽,经过项梁项羽他们县城附近,叔侄二人便一同去看热闹。

出巡的队伍明绵延数十里及其壮观。项羽站在人群中间看呆了自言自语道:“我可以取而代之。”

项梁一听,吓得头皮都炸了,叫项羽别胡说,赶紧把他拉开了。

但从这以后,项梁却知道自己这个侄儿不是普通人,因此对他刮目相看。更加注重培养他。

叔侄二人一刻也没有忘记国家仇恨,陈胜吴广举事的消息传来,两人都欣喜若狂,也计划在当地举事,响应陈胜的义军。

正好会稽郡守殷通也有雄心,暗中召集项梁到府中说:“当今秦室将亡,天下皆反,老夫也欲举事,希望能得到你和桓楚的协助,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桓楚是会稽的另一名壮士,正逃亡在外。项梁想了想说:“在下的侄儿知道桓楚的躲藏之处。请让他进来议事。”

项羽拿着宝剑进来,见过殷通。趁英殷通跟项梁谈话的时候,一声暴和,挥剑把殷通砍翻在地,割下他的头颅走出门去。

原来这叔侄二人早都商量好了,与其跟着郡守起义当个跟班小弟,不如自己举事也当一方诸侯。

但郡守也是一番好意,并没有招惹到他们的地方,仅仅因为挡了他们的路就被杀,可见叔侄二人都是不择手段的货色,他们把这种作风也带到了后来的战争中。

项羽一手拿剑,一手提着殷通的头颅,腰间挂着会稽郡守的官印,大摇大摆走出大堂,挥起屠刀,在郡守府里大开杀戒,前后杀了上百人。郡守府里的守卫下吓得四散而逃,老弱妇孺都躲在墙角瑟瑟发抖。

叔侄二人把郡守府里的人杀的都差不多了,这才派人出去召集当地豪强前来议事。

项梁向这些豪强说明了起义的想法,大家都支持他,于是众人歃血为盟,之后他便带着当地的亡命之徒,疯狂扑向政府机构,见人就杀,一通乱砍,然后打府库。

将钱粮兵器竞都搜刮出来,装备好军队以后,整肃军容,竖起大旗,正式向城内百姓发布公告,号称:“举义兵,诛暴秦。

至此开启了项羽的传奇故事。

0 阅读:46
评论列表
  • 2024-01-20 22:03

    [点赞][点赞]

精写历史事

简介:每天分享一则历史,学会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