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荀子的学生,李斯位居秦国高官,却为什么要加害师弟韩非子?

精写历史事 2024-02-01 08:13:51

荀子的学生——李斯和韩非子,师出同门,本应该互相照顾、相互进步。但是,李斯在得到了嬴政的重用之后,没有提携韩非子,却把他活活害死了。

这一幕似曾相识,想当初,同为鬼谷子的学生,庞涓为了功名利禄不惜加害于孙膑。孙膑为了报仇,忍辱负重,终在马陵之战中报仇雪恨。

我们再来看看李斯和韩非子这对师兄弟,李斯侍奉于嬴政,韩非子侍奉于韩王安。按道理来说,韩非子利益上并没有对李斯造成冲突。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李斯对韩非子痛下杀手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李斯简介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是当地管理粮仓的小公务员。可是,李斯并不满足于此,他的野心很大,他追求的是位极人臣。

于是,李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识,拜入荀子门下。

韩非子简介

韩非子出身于韩国的名门,天资聪慧,从小受过一流教育。他拜入荀子门下,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术层次。

李斯踏上秦国之路

李斯一生的追求就是做大官,韩非子不同,他的追求是想成为学术大师,把老师荀子作为榜样。

李斯在荀子门下学了几年之后 ,他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于是他打算离开荀子,寻求自己的仕士前途。

他考虑再三,决定前往秦国。这时候的秦国,蒸蒸日上,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李斯刚来到秦国,这时候秦庄襄王刚刚去世,他决定拜入相国吕不韦门下。由于李斯是荀子的高徒,吕不韦给了李斯一个郎官的职务。

虽然郎官的官级很低,但是郎官可以经常见到秦王。这样一来,自己被秦王认识的机会大大增加,以后能够得到重用的机会也大大增加。

由于李斯知识渊博,经常在年少的嬴政面前侃侃而谈,给嬴政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于是,嬴政让他担任长史,后又封为客卿。

李斯成为客卿两年后,吕不韦倒台。然而,差点让李斯丢掉饭碗的是一个名为郑国的人。

李斯差点丢官

郑国的韩国人。这时候的韩国已经到了亡国之际,由于秦国实力的强盛,堵在家门口的韩国就成了攻击的对象。

于是,韩国想出一个计谋:让秦国修建大型工程,耗光秦国的国力。就让秦国去修水利工程吧,修水利,要花钱还要征召百姓,关键是一时半会也修不完。这样,我就不信弄不倒秦国。

郑国作为高级的水利工程师,就这样前往秦国当起了卧底。郑国来到秦国后,受到吕不韦的重视。

在郑国的建议下,吕不韦采纳了他的意见:修建关中的水利工程。

就这样,修呀修,修了十年还没修完,秦国投入了无数人力物力,发现修建这个水利是个无底洞。

后来,吕不韦倒台后,郑国作为吕不韦的人也受到了审查。这一查,发现他竟然是韩国派来的卧底。

嬴政大发雷霆,郑国为自己辩解:“我虽然是卧底,修水利也是只想让韩国多存活几年,但是如果把水利修完,关中的粮食产量肯定大增。”

嬴政一想,也觉得郑国说的有道理,于是放了郑国,让水利工程继续修下去。郑国把水利修好后,关中粮食果然大增。

由于身为外国人的吕不韦、郑国对秦国造成不好的影响。秦国内部掀起来一股反外的浪潮。

当时,东方诸侯国的很多人才在秦国担任客卿,因此,秦国王室宗族很多人受到排挤。趁此机会,王室宗族想把他们全部赶走,他们向嬴政进言:“这些人就会在秦国搬弄是非,这样只会把秦国搞得乌烟瘴气。”

于是嬴政下了“逐客令”,命令所有客卿速速离开秦国。

李斯身为楚国人,在秦国担任客卿。没把这个位置捂热,就要被赶走了,这样还怎么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心有不甘的李斯在离开前,向嬴政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谏逐客书》。

《谏逐客书》里面的主要内容就是:秦国能够强盛,就是因为历代秦王不拘一格,任用外国的人才。而今,却因为个别外国客卿,要赶走全部的外国人才, 这样只会让秦国蒙受损失。

嬴政看了这封信后,立刻派人追回李斯。李斯回到咸阳后,再次得到嬴政的重用。

韩非子的出场

过了两年,韩非子的到来,使李斯如坐针毡。

韩非子专注于学术研究,著书立说。而《韩非子》这本书是韩非子的毕生心血。

《韩非子》这本书的精髓就三个字——法、术、势。短短的三个字,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夸张一点来讲,如果君王能够读透这本书,那么他就能够纵横天下。

嬴政看了韩非子的文章后,大受启发,立刻变身为韩非子的粉丝。嬴政为了得到韩非子,决定攻打韩国。

胳膊拧不过大腿,韩国只能派出韩非子前往秦国和谈。

韩非子作为韩国大使来到秦国,嬴政见到自己的偶像,热情接待了他。嬴政与韩非子深入交谈,白天到黑夜。

这时候,李斯不开心了,照这样下去,韩非子肯定成为嬴政的红人,说不定秦国相国都会属于韩非子了。

李斯越想越不甘心,他决定找机会消灭这个隐藏炸弹。

虽然韩非子日日夜夜和嬴政侃侃而谈,但是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让秦国停止攻打韩国。

秦国有个纵横家叫姚贾,这个人常常出使各国,挑拨离间,破坏抗秦联盟。于是,韩非子故意向嬴政说,姚贾表面上为秦国出力,背地里其实与东方诸侯私通。

嬴政作为韩非子的粉丝,对此话深信不疑,立刻将姚贾隔离审查。

韩非子又对秦王说:“秦国攻打韩国,赵国肯定会来救,赵国比韩国强,秦国应该先攻打赵国。”

嬴政听了这话,向李斯商讨,李斯一听就知道韩非子的小心思。他正愁找不到机会打击韩非子,这韩非子刚好就送上门来,简直自寻死路。

于是,李斯向嬴政揭开了韩非子的真面目:“秦国打赵,齐国必救,当秦国与齐赵僵持不下时,韩国联合楚、魏国,攻打秦国。这时秦国必定被诸侯联军重创。”

嬴政听了李斯的话恍然大悟,虽然韩非子的诡计被识破,但是嬴政并不打算惩罚他。

就这样,姚贾被无罪释放。怒气冲冲的姚贾决定报复韩非子。于是,李斯和姚贾联合起来。

本来嬴政不打算惩罚韩非子,但是,姚贾和李斯一直在嬴政面前煽风点火。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嬴政,决定把韩非子交由李斯和姚贾审讯。

落入李斯手中,韩非子日日夜夜审问韩非子,从精神到肉体的折磨。最后,给他韩非子一杯毒酒,让他自尽。

在韩国,韩非子积极向韩王安进谏,要求对韩国进行改革,可是昏庸无能的韩王安,左耳进右耳出,只会日日笙歌。

韩非子死前感慨:“我一生,空有旷世之才,却毫无用武之地,最后却落得惨死的结果!”

说完,韩非子将毒酒一饮而尽。

事后,气消的嬴政觉得韩非子不愿意为秦国效力,但是也没有必要杀他。大不了把他圈养在秦国。

于是,嬴政派人赦免韩非子。可是,韩非子已死。世上再无韩非子!

0 阅读:21

精写历史事

简介:每天分享一则历史,学会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