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曾志想回军队,毛主席给出两个选择,汪东兴:来北京不工作了

红色记忆录 2024-01-16 11:14:07

曾志是一位传奇的红军女战士,也是湖南宜章县第一位女共产党员,曾任中组部副部长。从1928年4月起,曾志跟随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自此便开始了她和毛泽东长期的交往。

曾志也被称作,是少见的敢当面顶撞毛泽东的女人。

然而,后来因为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曾志被牵连。1973年,她想要回到军队,对此,毛主席给出她两个选择。汪东兴事后表示:来北京就不工作了。那么,毛主席给了她两个什么选择呢?

曾志和毛泽东的关系是从井冈山开始的,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好。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毛泽东的幽默就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井冈山时期,朱毛会合后,曾志跟随第七师直属队上了井冈山。

1928年8月,曾志和丈夫蔡协民在休息的时候,突然听到了门外有个洪亮的声音在喊丈夫的名字。出门一看,是毛泽东。

当他走进屋子,一眼就看到了曾志。幽默地笑着说道:“嗬!金屋藏娇嘛。老蔡,好福气哦。”

这是曾志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给她的第一印象就觉得他是一个风趣的人,也平易近人。在后来的井冈山岁月中,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渐深厚,而曾志和贺子珍也比较亲密,所以两家人私下经常来往。

正是他们关系比较好,曾志也曾和毛泽东发生摩擦,当面顶撞他。

1929年11月,贺子珍因为怀孕不能随军,毛泽东便找到她,要她负责照顾贺子珍。曾志以为是要她离开工作专门照顾贺子珍,事业心强的曾志当场发火:“我有我的工作,哪有时间照顾她生孩子!”

毛泽东也没有解释明白,大声地说道,就是要你照顾。曾志坚决表示不照顾。说道:“我是党的干部,我有那么多的工作要做,哪能成天去护理她呢?”

毛泽东这才知道她理解错了,语气缓和了些,说道就是在闲下来的时候关心关心她就好了。

曾志脾气倔,却也是一个非常重义气的人,她知道自己理解错了,却也解释,自己和贺子珍是好朋友,她们经常在一起吃饭睡觉,怎么都不会关心照顾她呢?

直率的曾志,不仅敢和毛泽东顶撞,还两次对毛泽东搞突然袭击。

井冈山的时候,战士们吃得都不好,大家都说毛泽东肯定和咱们吃得不一样。曾志听后,两次在吃饭时闯进毛泽东的家,看看他家做的是什么饭。

结果,两次看到他们的饭和战士们一样。这才相信毛泽东始终和战士们的吃穿用度都是一样的。

后来,曾志离开井冈山到福建工作。分开许久后,在延安见面,曾志一到延安就给毛泽东写信请求见面。

毛泽东回信:“曾志同志,接到你的来信,实是高兴,你明天就来我这里,我让中组部派人接你来,见面再长谈。”

第二天一见面,毛泽东紧紧地握着曾志的手,欢迎她的到来,询问他这些年来的生活。面对毛主席如同兄长般的关怀,曾志也非常感动,她像一个妹妹一样,将这些年来所遭受的苦难全部和哥哥倾诉。

最后,她向毛泽东提出一个请求,这次来延安时希望准备去马列学院学习。

毛泽东也对曾志的觉悟表示了称赞。由于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所以关于毛泽东的私事也都会和曾志说。

建国后,曾志去看毛泽东,看着他穿着破毛裤,问他这么热的天气还穿毛裤是不是腿有毛病?毛泽东无奈地表示,是因为他的身材买不到现成的线裤。

曾志便主动说道,帮他在广州针织厂订做两套好吗?毛泽东高兴地说道:“好呀,那就麻烦你了,我有稿费,我自己出。”

在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曾志见到许久未见的姐妹贺子珍。毛泽东也有了想要见一见贺子珍的想法,于是主动将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全部告知了曾志。这样绝对的私事能告诉曾志,可见毛泽东对她的信任。

后来,曾志也曾多次去看望孤独的贺子珍。他们之间的情谊,不是能用语言形容的。

后来,陶铸出事,曾志也被安排到去农村插队。面对这样的境遇,曾志并没有抱怨,反而一心想着当一个踏踏实实的农民。

1972年,曾志结束了两年多的劳动生活,准备去陕西临潼。当时的曾志本以为,周总理指示允许她调回北方,她的命运应该有了转机,处境就会好起来。

但随后发生的事情,却并不是她预料的那样。

党组织恢复了她的组织关系、工作关系,又把她安排在兰州军区的高级干部休养所工作。

之后,曾志在临潼生活了近一年的时间,感觉到她的组织、工资、医疗和供给关系要由四个地方解决,非常不方便。应该要把这些关系一律转归干休所管理,但前提是必须把自己转为军人,这个难度比较大。

于是,曾志给毛主席写了一个报告,也提出请求,让她回到军队。不久之后,毛主席指示,给出了她两个原则,如果她愿意留在西安,就在省委安排她的工作,不愿意可以调回北京。

能够回到北京,这件事让曾志有些不敢相信,因为这是她多年的心愿,她想都没想就答复:我愿回北京工作!

1973年3月8日,曾志一家在山西省委刘秘书的护送下坐上了踏往北京的生活。回到北京两三天之后,汪东兴找曾志谈话,告诉她:“来北京就不要再做工作了,算离休,由中组部供养。”曾志也同意了。

汪东兴又交代下属为她安排六间左右的住房,办一张北京医院的医疗证,调配一名服务人员等等。

对于毛主席和周总理对自己的安排,曾志感激不尽。

1983年,曾志退休后住在南长街的一座四合院,与中南海一墙之隔。从工作岗位退休下来的她,有意要走向平凡,对待遇也十分淡薄。

所以她决定把自己的住处搬到偏僻的万寿路,上世纪80年代,那里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根本不能和曾志的四合院比。

那里距离天安门只有一步之遥,那里的房子才最适合她的身份。但是,家人都非常理解老母亲的想法,也就都按照她的意见办了。

这位曾在战争年代九死一生的传奇女性,晚年和老同志一样淡泊名利,始终为祖国着想,这样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后代所继承的。

0 阅读:51

红色记忆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