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毛岸青生活丰富,擅长各种乐器翻译俄文,总说:我看见哥哥了

红色记忆录 2024-01-16 11:07:01

在毛泽东众多的孩子中,毛岸青是最特殊的一个。他没有像李讷那样得到父亲最多的宠爱,也没有像哥哥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捐躯的壮举,也没有在政坛上有一番作为。但他同样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似乎,在这些后代的孩子中,毛岸青是最平凡最普通的一个。毛岸青虽然在政坛上没有建树,但他的晚年还算幸福。他晚年喜欢各种乐器,有着丰富的娱乐生活。

不过,他也会经常想到毛岸英,说道:“我看见哥哥了,我和他散步去。”可见,两人的感情有多么好。

毛泽东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在工作中,我们似乎很少能够看到他的内心情感。但是对于毛岸青来说,毛泽东是父亲也是母亲。

对于毛岸青这个孩子,毛主席是最为心疼的。毛泽东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

“我很同情岸青,他从小就和岸英流落在上海街头,受尽了苦难,几次被警察打过,对他的刺激很大。”

在很多人看来,作为国家领导人或者高干的子女,肯定会非常幸福,自带光环。但做毛主席的孩子,并没有这么轻松。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做毛泽东的孩子,就要比平常的孩子们承担更多的风险,付出几十倍的代价甚至是牺牲。

在新中国成立后,长子毛岸英捐躯朝鲜,身边只剩下三个孩子。毛岸青是毛泽东唯一留下的儿子,在传统的中国人眼中,他的存在就是毛主席血统的延续。

然而,在那个颠沛流离的战争年代,由于革命斗争的残酷,毛岸青在幼年时备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在神经和精神上造成了终生难以去除的疾患。

这对于毛泽东来说,是一个遗憾,也是他作为父亲的愧疚。

1937年,毛岸青和哥哥毛岸英在党组织的秘密安排下到达了苏联。年幼的他们终于结束了流浪生活,不久之后,兄弟俩终于和父亲有了联系。

在苏联的兄弟俩,相依为命,也更加懂得和平安宁的生活来之不易。于是,在哥哥的带领下,毛岸青和哥哥一起刻苦学习,发奋图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哥哥回国后,将弟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带给了父亲。

远在苏联,哥哥离开,只剩他自己一个人。毛主席给予了这个孩子更多的关心,也会经常给他写信。

1947年,毛岸青回国,由李富春、蔡畅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回到北京之后的毛岸青,在中宣部马列著作编译室担任俄文翻译,他翻译出了十几部马列经典著作和政治理论书籍,也发表了十几篇文章。

毛岸青在事业上一帆风顺,但在个人感情生活方面,毛泽东还是非常操心的。后来在毛泽东的关心下,才和邵华喜结连理。

1952年,毛岸青首次回到韶山,参观父亲的故居,去村里还拜见了一些老人,临走前还特地拿出200元给老人,还说道,这是自己的钱。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庇佑着毛岸青的父亲,再也不会见到他了。这对于毛岸青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他最亲最爱的三个人,再也不会相见了。毛泽东、杨开慧、毛岸英,是毛岸青最思念的人。

他儿时和母亲一张唯一的合影,那张夫妻俩和父亲的亲密合照,总是被摆放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而刚到苏联时和哥哥的照片,他也会经常拿出来看一看。

邵华也会说道:

“每次看着这张照片,岸青总会回忆起当年他和岸英在上海流浪街头时的生活,他说,那时和岸英哥哥就是两个张乐平笔下的‘三毛’。”

在每年的9月9日和12月26日,他都会带着一家人去毛主席纪念堂缅怀父亲。建国后,他也多次回到出生地半仓祭奠母亲,在母亲的墓前留下合影,在签名簿上留下“杨岸青”三个字。

1990年是杨开慧牺牲60周年,毛岸青夫妇一家专程回湖南长沙为母亲扫墓。

1993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为父亲写套丛书,以他们的角度反应父亲伟大的一生。他们的心愿也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等各个单位的批准。

这些年以来,他怀着对父亲的思念和事业的忠诚,实践父亲的亲切教诲,感受祖国的变化。

他深受病痛的折磨,带着儿子毛新宇多次回到故乡韶山,一次次寻访根据地,重走长征路,出版了关于父亲的文学作品、研究专著和纪念文集等60余部2000余万字,参与编著和出版摄影专辑、《杨开慧》等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20多部。

晚年的毛岸青一家居住在北京西山脚下一个院落里,客厅墙上挂着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大幅油画。

由于他年轻时在苏联的时间比较长,养成了用俄语思维的习惯。在和家人交谈的时候,如果找不到恰当的词表达自己的意思,他就会不由自主地冒出来一句俄语。

或许在苏联时,受到了音乐的熏陶,他非常喜欢音乐。年轻的时候就会弹钢琴等乐器,也会自己在家里作曲。每次出去听音乐会,回家就能在钢琴上按出来。

闲暇时,也会自己用俄语唱一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歌曲,唱得字正腔圆,音律也非常准确。

他每天的生活就是看电视、看书、看报纸,也特别喜欢看俄国文学。除此之外,他还喜欢下棋。

据曾担任毛岸青一家秘书长达4年的章庭杰说,毛岸青的脾气很好。由于毛泽东干革命,杨开慧壮年去世,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多年相依为命,兄弟之间的感情也特别好。

毛岸英在朝鲜去世,对他的刺激很大。毛岸青也曾多次对他说道:“我看见哥哥,我和他散步去。”毛岸英的逝世,让毛泽东一生难以释怀,也让弟弟毛岸青一生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2 阅读:610

红色记忆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