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和客氏是当初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魏忠贤秽乱宫闱?

元盛日记 2022-06-03 15:29:29

魏忠贤是一个五体不全的太监,但他却深受天启帝乳母客氏的喜爱,二人经常共处一室,出入形同夫妻,魏忠贤能和客氏过夫妻生活,原因并没有大家想象那么简单。

这涉及到了当时宫廷中一个让人难以言说的传统。

要想了解这其中的细节,我们还得从他进宫前说起,要不是有进宫前那段经历,他很难拥有后来祸乱大明江山的机会。

魏忠贤的幡然悔悟:

魏忠贤出生于1568年,是河北沧州人,自小,他家庭就不太富裕。

出生于不富裕的家庭,正常人本该勤勉做事,顾好家庭。

但是魏忠贤不一样,他在年少时起就染上了吃喝嫖赌的坏习惯,根本无心打理家里的农活,整天就喜欢和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厮混,是那种周围邻居看了都得摇头叹息的人。

即使后来魏忠贤有了媳妇和孩子,他也没有丝毫悔改的想法。

直到魏忠贤20多岁的时候,他把家里的资产全部输光了,他这才感觉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为了改变现状,他狠心跑到北京做了一个太监。

正常情况下,宫里只收年幼的儿童,不会收他这样的大龄男子当太监。

不过,他运气好,在宫外遇到了一个有些权势的太监,在把那个太监哄高兴之后,他被破格推荐进宫当了太监。

刚进宫的时候,魏忠贤过得并不好,做的都是一些低微、下贱的体力活,只能说是勉强糊口饭吃,远远无法达到他进宫前设想的能大富大贵的程度。

这样的日子让魏忠贤很是忧愁,为了能往上爬,他一直想尽办法去结交太监中的权势人物。

经过多年努力,他最终凭借自己吃喝玩乐时学会的为人处事手段,抱上了太监魏朝的大腿,和魏朝结拜成了兄弟。

魏朝此人是大太监王安的手下,而王安则是天启父亲的伴读以及得力助手,在皇宫中非常有权势。

在魏朝和王安的提携下,魏忠贤获得了一个很不错的职务。

那就是给天启帝的母亲王才人当管理伙食的典膳。

魏忠贤抱上客氏大腿:

典膳这个职务地位虽然不算是很高,但却是魏忠贤平步青云的开始。

在担任了这个职务后,魏忠贤借着在王才人身边工作的便利,认识到了天启帝的乳母客氏。

客氏此人在宫外有老公、有孩子,不过也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主。

为了能在皇宫里找到一个稳固的靠山以及解决自己内心的寂寞,客氏和皇宫中颇有权势的魏朝结成了对食对象。

所谓的对食,是明朝皇宫中的一个奇怪传统。

一些太监和宫女们为了解决自己内心的感情需要,明明知道双方没有进一步的可能,却还是走到了一起,以夫妻或者情侣的名义在宫中行走、相互依靠,过着没有夫妻之实的夫妻生活。

魏忠贤很清楚客氏这位皇长孙乳母的地位有多么重要,知道未来天启帝一旦登基,客氏也会跟着飞黄腾达。

所以也顾不得魏朝对于自己的恩情了,直接撬了他的墙角,趁着他公务繁忙、没时间陪伴客氏,当了他和客氏之间的第三者。

魏忠贤也不愧是年轻时吃喝玩乐样样精通的人,虽然没有了男性功能,但哄女人开心的手段还是一流的。

和客氏在一起后,让客氏过得非常快乐,体会到了在丈夫和魏朝身上没有感受过的甜蜜。

客氏开心了,魏忠贤飞黄腾达的机会自然也来了。

后来,当天启皇帝登基后,魏忠贤凭借天启皇帝对客氏的信任,一步步往上爬了起来。

魏忠贤站上权力巅峰:魏忠贤往上爬的过程中,有两个人是他不得不面对的。

一个是客氏的旧欢魏朝,作为曾经跟客氏好过的人,魏朝一直以来都是魏忠贤的心腹大患,生怕他哪天又把客氏给抢回去了。

为了解决这个隐患,魏忠贤后来通过一系列幕后操作,把魏朝赶到了陪都南京。

另一个是当时的太监巨头王安,在天启的倒霉老爸登基时,王安就已经是太监中的魁首,地位很高。

后来在16岁的天启皇帝登基后,因为王安和大臣们帮助过天启帝摆脱被垂帘听政的危机,所以王安在皇宫中的地位就更高了,是一个又有地位又受天启帝感恩的人。

对魏忠贤来说,王安的威胁最为巨大,只要他在一天,无论客氏怎么帮助自己,自己都很难爬到最巅峰。

于是,魏忠贤就和客氏密谋,趁着王安一次假意推辞天启帝的委任,鼓动天启帝答应了王安的推辞,把王安从巅峰打了下来。

最后,站上巅峰的魏忠贤又利用自己手中权力把王安赶出了皇宫,派人将王安杀死在了皇宫外。

也就是在铲除了这两个人之后,魏忠贤稳住了自己太监魁首的地位,牢牢把贪玩、年少的天启帝把控在了手心。

当然,明朝的太监和其他朝代不一样,他们不可能凌驾在皇权之上,其他人不行,魏忠贤也不行。

所以魏忠贤只能诱惑天启帝去玩各种不务正业的东西、让天启帝没时间打理朝政。

是天启帝自己不管事,把宫内大权和朝廷大权全部委任给魏忠贤,魏忠贤这才能把自己的权力延伸出皇宫,掌控起了大明江山。

很长一段时间里,魏忠贤就如同一个二皇帝一样,皇帝称万岁,他自己称九千岁,只要天启帝没意见,整个大明帝国没人能对他说一个不字。

但凡对魏忠贤有意见的,要么就是被关到大牢里遭受刑罚,要么就是死。

不过,在掌握了整个帝国大权之后,魏忠贤和客氏内心也有着自己的担忧。

那就是天启帝的妃嫔们大多数都很反感他们两个人,他们担心一旦这些妃嫔的孩子长大了,这些妃嫔在后宫话语权就会变大,到时候会威胁到他们的地位,让他们无法再掌握如此庞大的权柄。

于是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他们两个人就联手暗害起了天启帝的孩子,天启帝的孩子只要出生一个,他们就暗害一个。

天启帝总共五个孩子,活得最久的竟然只有两岁,从这就可以看出他们两个人的猖狂。

如果不需要天启帝就能掌握朝廷大权,估计天启帝也得遭受他们的毒手。

不过,天启帝的孩子总是夭折也不是办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找了一些与自己亲近的女人接近天启帝,想让这些女人为天启帝生下孩子。

但是,天启帝对他们找的那些女人不太感兴趣,他们的计划怎么也无法得逞。

后来,看那些女人迟迟无法怀孕,他们就让一些女人在外面借种,怀了孕再进皇宫,然后准备想办法让天启皇帝宠幸她们来偷天换日。

要不是天启帝死得早,还没等这些孩子出生就去世了,那么亡国皇帝崇祯可能就没有机会登基了。

在崇祯登基后,魏忠贤和客氏的末日到来了。

面对崇祯皇帝,他们根本没有反抗之力,一个在发配途中自杀,一个因为借种生子事件暴露被乱棍打死在了浣衣局。

这二人遭受如此下场,不得不说是大快人心。

0 阅读:80

元盛日记

简介:元盛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