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时候被满门抄斩,为什么不偷偷跑掉呢?

元盛日记 2022-06-03 15:27:08

1390年,明朝第一权臣,76岁李善长连同子女70余人,一起被朱元璋斩首,而作为曾经一人之下的大臣,尽管李善长手持免死金牌,仍然没有逃过被满门抄斩的命运,整个家族连一个活口都没剩下。

那么为何权倾朝野的李善长,不想办法让自己的家眷偷偷跑掉呢?古代的满门抄斩真的无法抗拒吗?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什么是满门抄斩:满门抄斩是古代对臣子最严厉的惩罚之一,满门就是指犯人全家(包括家奴),抄就是抄家,并没收全部财产,斩就是斩首,一般只有犯下“十恶不赦”这样的大罪才会被满门抄斩。

满门抄斩的范围非常大,上至高祖,下至玄孙,不过通常是不会诛杀女眷的,而是让她们充当官奴。另外,满门抄斩的范围要小一点,相比于动辄斩首上千人的诛九族,满门抄斩牵连的人要少很多。

那么,满门抄斩真的能跑掉吗?

在古代,如果一个家族被判满门抄斩,那么这个家族是很难摆脱这个悲惨宿命的,即便古代的消息没有现代这么灵通,但是逃跑的难度也非常大,具体有以下4点。

1.在抄家之前,整个家族就被官府控制住了

在古代,很少有人会逃过满门抄斩的惩罚,因为还不等你知道消息逃跑,抄家的人就已经杀上门来了,因为在古代当官,文官一旦做大了,家属是要搬进京城生活的,而且皇帝还会根据官品大小,赏赐官员面积不一样的宅子。

这么做明面上是奖励臣子,实际上却是一种制约,为的就是防止大臣以下犯上,毕竟直系亲属都搬了过来,要满门抄斩,谁也跑不掉。尤其是武将,一旦出去打仗,其家眷必定留下当人质,为的就是防止武将谋逆。

很多人都看过《水浒传》,里面描述宋江劝降武将的情节就是这个流程,一些被梁山泊生擒的武将,宋江都会极力挽留,而这时武将们都会找个说辞,说自己的家眷在某某地方,实在无法与宋大哥某事。

但这时候宋江就会大义凛然让武将放心,说你全家老小都在都上山了,你可以放心了,其实这句活更深层次的意思就是,你要不投降,你的全家就会被我“咔嚓”了。

2.古代的户籍制度,让人很难逃离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古代人也是有身份证的,而古代那些潜逃的人,就会成为“黑户”,要知道古代对“黑户”的检查是十分严格的,一旦被抓就要成为奴役,尤其是在太平时节,根本没法跑。

举个例子,唐朝的时候实行了一种“保甲制度”,未经允许是不让普通人离开居住地的,擅自离开就会被判为“逃户”,而满门抄斩的对象更是如此。

就算一个被判满门抄斩的人侥幸逃走了,但只要是有人烟的地方,就会有保长隔三差五的登门核实身份,询问这个人姓甚名谁、多大年纪、从哪里来有到哪里去,一旦稍有纰漏,就会被官府缉拿,根本逃不掉。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古装电视剧中都有那种被权臣所害,满门抄斩后逃得一命的主人公,最后还会靠着顽强的运气,上演王者归来的桥段,但这在古代是不存在的,因为正常情况下,犯人在逃跑的途中就会被捕快抓住了,这才是常规的结局。

3.满门抄斩的信息不会让人轻易知道,所以根本没有机会逃掉

皇帝下达的满门抄斩信息是不会让人轻易知道的,因为皇帝下达的命令都是非常快的,甚至为了效率,还会使用飞鸽传书。比如李善长,在被抄家之前完全没有任何消息流漏出来。

要知道李善长可是明朝的文官领袖,这样的势力,哪怕提前一小会知道信息,也不会全族被灭。而且办理抄家的人员,还极其讲求效率,他们会使用一个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兵分3路;一路负责从皇帝这里接圣旨,一路直接包围犯人的家,并宣布满门抄斩,根本不给反应的时间,剩下一路则关闭所有城门,防止犯人出逃。

可以说面对这种局面,除了身处外地之人,任何人都插翅难飞,毕竟古代是没有互联网的,信息极其闭塞。比如《水浒传》中的霹雳火秦明,在被生擒后,被宋江留在梁山泊过了一夜,结果宋江利用这个时间差,找人假扮秦明到处抢掠。等到秦明第二天走回城后发现家眷已被杀了,所以只能返回梁山投降宋江,想想看也是十分可悲的。

4.古代交通不便,而且没有路引寸步难行

古代交通极其不便,未开发的地方难以行走,而且最重要的是,古代去往别处是需要路引的,比如明朝就规定,只要离开家乡超过100里的,就要使用路引,否则不予通过。而且路引的办理流畅十分繁琐,时间也很长,还要标注姓名、来往时间等,短时间根本办不下来。

此外,路引还是一次性的东西,用过一次便作废了,也不能延期使用,而且路引的设计也十分详细,上面还包括身高相貌等各种体态特征,根本无法冒名顶替,而且没有路引根本没有人会收留,毕竟住客栈也是需要身份的。

因为贸然收留,被发现后是要承担连坐罪名的,比如秦朝的商鞅,他在被秦国贵族追捕的时候,想去百姓家借宿,结果人家不答应,就是因为怕商鞅设计的连坐制度,从此可以看出那些满门抄斩的人想要逃跑是多么的困难。

那么,在古代被满门抄斩的家族还会有幸存者吗?

凡事都有例外,被满门抄斩的家族中,还是有极个别的幸运儿能侥幸逃掉的,比如事发时家族中的某一个人正好在外地,或有人武艺高强,在官兵的围追堵截下硬闯出去,虽然概率不大,但是可能性还是有一点的,那么这些跑出去的人会怎么呢?

1.隐姓埋名

因为古代的户籍制度很完善,所以被通缉的人只能到无人烟的地方生活,只有这样才幸免于难,毕竟每个被通缉的犯人都是有赏金的。据说,清朝康熙年间就有人在家族被判满门抄斩后跑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吴三桂的后代吴应麟。

当时清朝建立后,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成为封疆大吏,然而面对势力庞大的吴家,康熙动了撤藩的念头。于是吴三桂便打出了反清复明的旗号,直接称帝,而这么做的结果,直接导致吴三桂在京城的长子被康熙处死。

不过吴三桂却未曾心软,而是摆出与清朝决一死战的架势,不过最终还是输了,而失败后的吴家,被康熙皇帝下令满门抄斩,不过吴三桂的长孙吴世璠为了给家族留下一条血脉,便让其子吴应麟隐姓埋名,躲了起来,据说还真的躲过了清军的追捕。

2.落草为寇

除了隐姓埋名,躲进深山外,落草为寇对古代的犯人也是一个选择,毕竟躲在廖无人烟的地方实在让人难以忍受,而且在古代被判定满门抄斩的家族基本上都是豪门望族,让其与世隔绝,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能逃脱满门抄斩宿命的人,基本上都是有点本事的,至少身上的武艺得过关,甚至有些人还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指挥战斗才能,所以落草为寇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要知道,古代有些地区是非常闭塞的,交通也不便利,尤其是一些穷山恶水的地方,官兵根本不愿意去,这就给了山贼们一个很好的机会,毕竟拦路打劫可是他们的强项,而且凭此抢来金山银山,还过一段相对“奢侈”的生活。如果实在不行还能加入丐帮,这也是一条出路,毕竟能生存下去比什么都强。

3.出家为僧

其实除了隐姓埋名和落草为寇外,还有一个不错的选项那就是出家为僧,这条路是可以走的,不过古代僧人的门槛还是很高的,必须要有朝廷发放的度牒才能成为僧人,要不然就是“假和尚”,而且那些没有度牒的假和尚,是没有寺庙能收留的。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因为古代的度牒也是可以买的,虽然价格昂贵,但只要花钱就能买得到,所以很多达官贵人为了防止意外,都会准备几个度牒以备不时之需。

除此之外,古代的和尚也是可以冒充的,比如武松就冒充过和尚,被称为行者武松,只不过类似武松这种存在,一旦碰到北宋的官兵就会被搜查,时不时就会露馅,所以风险性极大。

只不过武松的战斗力实在太强,所以即便他被北宋的官兵查出来,也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其他人可就不好说了。此外,实在不行还可以出逃到塞外,毕竟古代的交通和通信都极其落后,塞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之:在古代满门抄斩是一项极其严重的判罚,但求生是人类的本能,面对这种惩罚,所有人都会想办法逃走,只不过古代的户籍制度让他们无处可逃,而且满门抄斩的信息也不会让人提前知道,只有等官兵抄家的时候才会知道,所以被判满门抄斩是很难逃掉的。

0 阅读:104

元盛日记

简介:元盛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