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春秋五霸,却不知之前的郑庄公更厉害(一)黄泉见母

诸葛把扇 2022-10-20 15:10:43

一代雄主郑庄公之黄泉见母

西周灭亡,东周开始。东周分两岸——春秋和战国。

春秋时期,社会大动荡,奴隶制度行将瓦解,封建制度蓬勃兴起。王室日渐衰微,很多地方诸侯相继建国,纷纷要求摆脱周王朝的控制,谋求独立自主地发展。郑国便是这些诸侯国当中的一个突出代表。

郑庄公是郑国的第三代国君,为了国家繁荣昌盛,他呕心沥血四十余年,治理得当,成就斐然,称雄一方。郑庄公为人处世沉稳老练,足智多谋,恩威并施,刚柔相济,有礼有节,有理有据,人格魅力令人折服,在诸侯当中名望很高,就连当时的周天子也要礼让三分。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卓越的人物,份量举足轻重,影响深远久远。他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后起之秀的开路先锋和精神先师。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人,他的人生也充满了坎坷艰辛,尝尽了世间冷暖,体味了人生百态。

郑庄公

据史料记载,郑庄公刚出世的时候,因为难产,脚先出来,情况非常危险。母亲姜氏分娩自然变得十分痛苦,差点连命都没了,因而后来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强烈的厌恶之感,还给他取了一个非常难听的名字叫寤生(难产之意)。

十七年后,姜氏又生了一个小儿子,这次是顺产,姜氏没有受到多少痛苦,因而对小儿子格外疼爱。姜氏给小儿子取名叫公叔段,娇生惯养自不必说,还要郑庄公的父王郑武公立小儿子为世子,遭到郑武公的严词拒绝。

不久,郑武公去世,郑庄公最终继位。不过,母亲姜氏对小儿子没有继承王位一事一直耿耿于怀。有一天,姜氏急见郑庄公,让郑庄公当面答应封一座大的城邑给弟弟公叔段。郑庄公虽然内心非常不情愿,但是母命难违,只好把京邑封给了弟弟。大夫祭仲进谏道:“京邑太大了,把这么大的的城池封给他人,只恐日后会生事端啊。”郑庄公无奈地回道:“母亲非要我这样做,我也没什么好办法制止,我不能让母亲大人感到太伤心太难过,那样未免太不孝顺了。这件事还是以后慢慢再说吧。不过,公叔段向来行事乖张,不自量力,多行不义,倒真是有些令人担忧。”

果不其然,公叔段得到京邑后,纠集了一帮手下,整日欺男霸女,到处惹是生非,胡作非为,被京邑百姓唤作太叔(这头衔大概相当于太保、小霸王之类的称谓)。渐渐地,他的胆子越来越大,私心膨胀,开始扩充人员,试图侵占更多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地盘。因为他是国君的弟弟、当朝皇叔,所以很少有人敢正面硬碰,因此公叔段屡屡得手,越发嚣张跋扈。碍于母亲的面子,郑庄公并没有急于对他进行清缴,而是选择了静观其变,希望他能停止作恶,不要把事情搞得太大,免得不好收场。

讨伐之战

一天天过去了,公叔段侵占的地盘越来越多,势力也越来越大 ,竟然还不知足,处心积虑想要率众攻打郑国的国都了。这时候,母亲姜氏非但不阻拦,还要准备里应外合,帮助公叔段篡夺王位。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弟弟,一个岂有此理,一个胆大包天。二人竟然为了私利,阴谋发动政变,矛头直指自己。面对这种状况,郑庄公甚是为难,但是为了国家安全,他知道自己这次必须得有所行动了。不过,郑庄公这时还是不想主动出击,不到万不得已,怎忍骨肉相残!

这天,郑庄公驱车去朝见周天子。刚出发不久,他的母亲姜氏觉得朝中空虚,正好可以实施篡位计划,便派人通风报信给公叔段,让他把握住这个天赐良机。公叔段接报迅疾整饬军队向国都进发。很快,郑庄公发现端倪,敏感地意识到现在必须立即制止弟弟公叔段大逆不道的行为了。郑庄公急令手下大将即刻领兵前往讨伐。这时公叔段的军队刚刚出京邑不久,即被郑庄公急派的军队围堵住了。由于师出有名,群情激愤,讨伐之战进展得非常顺利。

其实,京邑的老百姓早就对公叔段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了,从一开始便不支持公叔段,真是失道寡助。谋反失败后,公叔段被一些残兵败将护送到鄢地避祸,后又逃亡到共地,若不是后来郑庄公为他开恩,必死无疑。通过事件调查,郑庄公发现母亲姜氏才是这次叛乱真正的罪魁祸首,内心深感悲凉万分,遂将她弃置于颖地,并发誓不到黄泉不再相见。

然而,姜氏毕竟是他的亲生母亲,曾经因为生下自己差点丢了性命,虽然多年来对自己一直不太示好,但是毕竟有生育之恩,所以郑庄公很快就后悔了,可是自己当面发过的誓怎么办呢?看着一天到晚心事重重的郑庄公,大夫颖考叔很想替他分忧,又不便明说。

母子相见

这天宴席上,颖考叔把桌上好的糕点放进衣袖,故意让郑庄公看见。郑庄公问这是何故。颖考叔回答说:“家有老母,我想拿些给母亲吃。”这话正好说进郑庄公的心里。郑庄公欲言又止,颖考叔趁热打铁:“您为什么不能像我这样孝敬令堂(对方母亲尊称)呢?”郑庄公叹了一口气,还是什么也没说。颖考叔干脆开门见山,说道:“其实,您的心事很好解决,您曾经说不到黄泉不相见,只要派人在门外挖个隧道,见到地下黄泉水,然后把令堂接来,不就可以相见了吗?这样,谁还能说您违背了当初的誓言呢?”

郑庄公茅塞顿开,听从颖考叔的建议,赶紧派人在门外挖好隧道,直到见到黄泉水为止,又派人即刻把母亲接来。最终母子二人在黄泉水边得以相见。有诗为证。“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母子二人最终冰释前嫌,和好如初。这便是成语其乐融融的来源。

(注: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此致 军礼。)

0 阅读:169
评论列表

诸葛把扇

简介:历史文化杂谈,兵家智慧在线,深入浅出经验——独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