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公为什么下场凄惨?为什么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诸葛把扇 2022-10-26 19:21:29

敬畏与感恩杂谈之忘恩负义的晋惠公

前言:现在很多人生意亏损,事业受挫,工作不顺,家庭不和,有很多问题和困惑不知道怎么办。给大家一个建议:少猎奇猎艳,多学历史文化,这里会有你想要的答案。独家观点,耐心读完,多思考,或许你会豁然开朗。如果还有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本人一定尽心尽力免费解答。

正文:

前面我们提到敬畏,有人因为不懂敬畏而让自己遭受损失,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教训很深刻。然而,历史往往会重演,悲剧也是这样。千百年来,因为不懂敬畏发生的悲剧一出接着一出,古往今来从未间断,让人痛心疾首。

不说远的说近的,我们是不是经常在新闻上看到这样的实例啊。有人因为不懂敬畏自然本心,非要去追寻诗和远方,结果再也没有回来;有人因为不懂敬畏江湖人心,结果轻易相信了不该相信的人;有人因为不懂敬畏投资市场,而让自己倾家荡产;有人因为不懂敬畏文化智慧,而让企业发展陷入停滞;有人因为不懂敬畏法律法规,而让自己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举不胜举。说起来还是对历史文化缺乏了解,对经验教训掌握不足。重新学习历史文化,必要且紧迫。

阅读修心,提升心智

说到这里,就想问个问题,屏幕前的你,请问有多长时间没有好好读书学习了?如果那些遭遇不幸、被骗或者惨败的人和那些整日愁眉不展和误入歧途的人,能够早一天知道学习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并坚持每天哪怕只学一点点,他们还会遭遇不幸、被骗或者惨败吗?还会整日愁眉不展和误入歧途吗?

历史是一面镜子,文化的使命是治病救人,不是说说而已。本人只恨没有早一天做这样的专题,如果早做,或许就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虽然大家素不相识,但是如果对需要帮助的人能够有所帮助,让他们度过难关,难道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吗?当然,前提是他们得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心不静,则思不顺,思不顺,则行不端,行不端,则出差错。每天抽十分钟阅读,十分钟思考,可以吗?

好了,有机会慢慢再说,今天我们聊聊不懂感恩的晋惠公。不懂敬畏,会让人遭受损失,不懂感恩亦然。

说晋国内部权力争斗异常激烈,晋献公有好几个儿子在外避难。晋献公废太子,改立宠妃的儿子为君,最后导致政变爆发。新国君被杀后,大臣里克想立重耳为君。但是重耳觉得国内形势依然堪忧,拒绝了,以求自保。各位大臣又商量决定,要不就让重耳的弟弟夷吾(后来的晋惠公)接任。夷吾很高兴,身边心腹大臣却觉得事有蹊跷,明明国内还有其他公子,为什么非要舍近求远,让远在国外的公子接任呢?为了安全起见,心腹大臣建议让秦国出兵,借助秦国的威严回国。

晋惠公

为了让秦国顺利出兵协助自己赴任,晋惠公和秦国约定,只要一回国登基就把河西一带的土地割给秦国。可是后来真的如愿以偿后,晋惠公又反悔了。他派大臣邳郑出使秦国解释不能割地的缘由,同时找了一个借口把请他回国的大臣里克赐死了。

邳郑在秦国听说晋国有功之臣被杀,非常担心自己的安危,于是就从中作梗,恳请秦穆公采用离间计,贿赂晋惠公身边的小人作内应,将来攻打晋国。秦穆公对晋惠公忘恩负义的行为痛恨不已,于是就答应了。

几年后,晋国闹饥荒,老百姓都缺衣少食,饿殍遍野。晋国没有办法,只得厚颜无耻地向秦国求救。秦穆公征求群臣的意见,有的说,天灾是大家共同的灾难,应该抚恤帮助,有的说晋国不讲信义,不能管他们。秦穆公觉得,晋惠公等人确实十分无耻,但是晋国的老百姓又有什么错呢,于是决定发放赈灾粮食给晋国,帮助晋国解了燃眉之急。

后来有一年,秦国也遇到了灾荒,就向晋国求救。按照常理,人家一次又一次不计前嫌帮你,这次应该是你报恩的机会吧,应该雪中送炭了吧。但是晋惠公等人却采取了落井下石的相反措施。晋国决定趁人之危攻打秦国。

领兵出战

晋惠公身边的大臣说,那年晋国闹灾荒,是上天要把晋国送给秦国,可是秦国不要,现在秦国闹灾荒,是上天欲把秦国送给晋国啊,我们不能再犯秦国那样的错误了。如此荒唐的言论,晋惠公居然选择了相信,真是岂有此理。当时,有一个叫庆郑的忠臣劝谏说不能这样,这样会招来报应,但是晋惠公没有听从。

是可忍,孰不可忍。面对晋国的背信弃义,秦穆公当即调集军队要攻打晋国。将士们纷纷表示,就算饿着肚子也要攻打。秦国决定先发制人,秦穆公亲自率领秦军来势汹汹,很快就打进了晋国。晋惠公没想到秦军来的这么快,问庆郑如之奈何。庆郑说,秦国帮你当上国君,闹灾荒的时候又给粮食救急,现在秦国也遭遇了灾荒需要帮助,你却想趁人之危攻打他,一而再,再而三丝毫不讲信义,秦军打进来不是很正常的吗?

晋惠公没辙,又去占卜胜负吉凶和贴身护佑人选,占卜的结果是凶多吉少,护佑人选恰好是庆郑。但是晋惠公无视占卜结果,急功近利,后来被秦军包围。由于更换了护佑人选,当需要庆郑出手搭救的时候,庆郑心寒地离他而去。最后,晋惠公束手就擒,下场自然悲催,这能怪谁?

秦晋等诸侯国示意图

反观秦穆公,由于秦军深入到了晋国腹地,秦军虽然后来打败了晋军,但是秦军自身也很危险。秦穆公本人就遭遇了晋军围攻,只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候,因为一群不知从哪里来的救兵突至,才得以解围。

原来,秦穆公喜欢养马,曾经有几匹好马被马场附近的人们给偷走吃掉了。这些人本来犯了杀头的死罪,结果秦穆公非但没有处死他们,反而送给他们一些美酒招待。秦穆公觉得,不能把马匹看得比人更重要。因此,这些人得以保命。秦军攻打晋军的时候,这些人为报当年秦穆公的不杀之恩,所以就偷偷地跟着来了,并在关键时刻救了秦穆公一命。

(注: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此致 军礼。)

1 阅读:277

诸葛把扇

简介:历史文化杂谈,兵家智慧在线,深入浅出经验——独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