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扁鹊到底有没有其人?问题的关键究竟在哪里?

诸葛把扇 2022-10-25 22:21:44

扁鹊众说纷纭,谈谈独家观点

前言:现在很多人生意亏损,事业受挫,工作不顺,家庭不和,有很多问题和困惑不知道怎么办。给大家一个建议:少猎奇猎艳,多学历史文化,这里会有你想要的答案。独家观点,耐心读完,多思考,或许你会豁然开朗。如果还有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本人一定尽心尽力免费解答。

正文: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许多精英人物。在这些人物当中,有一部分人一直存有比较大的争议。从古至今,人们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和历史贡献一直争论不休,大谈其谈,兴趣未减。大雅之堂也谈,从医论道也谈,茶余饭后也谈,田间地头也谈,娱乐游玩也谈。

扁鹊就是这样的一位人物。

大家对于扁鹊的认识,大概是从学校课本上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开始的。多年来,这篇课文一直在学生教材和校园读物中占有一席之地。可是,后来某一年,人们突然发现这篇文章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连同文章一起消失的还有“扁鹊”这个名字和这个人。

扁鹊给孩子治病

其实,说起来,“扁鹊”这个名字本不是人的真名,更像是类似于现在的“笔名”“艺名”之类的称谓。然而,历史一向讲究真实性,所以就有人借此开始发难了。他们认为,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不能堂而皇之让学生学习,在他们不断的攻势下,扁鹊被炒“火”了起来,最后被炒“熟”了,分而“食”之,消化殆尽,最后连“渣”都不剩了。

人们诧异之余,虽然多年不见了,但是对扁鹊非但没有忘怀,反而思念日益加深。这是怎么回事呢?扁鹊有什么值得人们怀念的呢?因为他的医术高超,能让人起死回生吗?还是因为他的医德、作风高尚,讲究实事求是?还是因为他心怀善念,悬壶济世,不辞劳苦?或许三者都有吧。

历史上记载,扁鹊的确曾经让人起死回生过。在经过虢国的时候,听说太子去世了,扁鹊来到宫中问太医太子的病因病理、“死亡”时间和入殓情况。太医告诉他说,是体内伤寒引起血气的运行紊乱,突然倒地而死,现在还没来得及入殓。听到这里,扁鹊心中有数,就想见一见太子。

名医扁鹊

按照古代的说法,人死了以后外人是不能随便见的,尤其是太子这样尊贵的人。可是,扁鹊一心想救人一命,就借故说,听说太子仪表堂堂,想一睹太子的风采。这时候恰巧国君匆匆忙忙赶来了,一番寒暄,涕泪交零,然后赶紧引扁鹊去“会见”太子。其实是国君想让扁鹊给太子会诊会诊,因为他早就听说扁鹊是天下少有的名医,能让人起死回生。

扁鹊在众人簇拥下来到停殓的地方,掀开盖在尸身上的殓布,看到太子嘴巴张开,听到耳部有响声,顺着腿颊抚摸至会阴,感觉到尚有余温。然后,扁鹊开始给太子进行针灸治疗,不一会儿,太子就苏醒了过来。

我们不禁要问,难道这真的是不可相信的起死回生之术吗?

后来,扁鹊去蔡国游历,见到了生病而不自知,甚至盲目自信的蔡桓公,接下来几天发生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不用再说了。扁鹊作为货真价实的名医,其医术、医德、作风、仁心一应俱全,治疗方法比如望闻问切,针灸把脉等等多种多样,可以针对不同的病人和不同的病理,采用不同的方法,既科学又安全。可是,扁鹊却不一定能救得了所有人。像蔡桓公这样讳疾忌医,污蔑名医的人,最终名医也拿他没办法,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了。怪谁呢?

扁鹊见蔡桓公

能碰到名医,那是你的福气,你却不懂珍惜,错过了治疗良机,而后追悔莫及,真是令人悲叹。碰到庸医,命都可能没了,看看虢国太子就知道了。与其说扁鹊能够让人起死回生,倒不如说扁鹊具备上面说的货真价实的名医应该具备的各方面条件。这些条件缺一不可。而这些正是庸医所欠缺的,或者是不全部具备的。

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可能就会心术不正,利欲熏心,甚至草菅人命,更有甚者,还会嫉妒陷害同行。史书上记载,扁鹊游历到秦国的时候就遇刺身亡了,原因就是遭遇了同行嫉妒陷害。之前虢国的太医就不相信扁鹊真的能起死回生,甚至对扁鹊要见死人百般嘲笑,无理阻挠。

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可能就会思路受限,坐井观天,不能进行科学有效处置,于病人不利,于自己也无益处。

有人说,扁鹊之所以被诟病,是因为历史记载混乱,有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还有的嘲笑说扁鹊是历史上活的时间最长久的人,足足活了有三百岁。更有甚者,搬出古代的繁体字,说什么“医”字下面本来就带“巫”。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上古时期的精神图腾扁鹊

我们先不谈这个“医”字,谈“鹊”字。鹊者,鸟也,喜鹊飞来报喜,人人皆大欢喜,不是吗?可是,偏偏有人把喜鹊当乌鸦,诋毁喜鹊,可忍吗?嘲笑扁鹊活了三百岁,难道不知扁鹊早已超出了人名的范畴,早已成了一个文化的符号和精神的图腾吗?岂不闻,上古时期,就有名医曰扁鹊,戴高冠,鸟身鸟尾人面;殊不知,炎黄二帝也尝百草,俯下身子为人治病。

后世名医皆有扁鹊。按照现代的说法就是隔世、再世。大家在大街上不也经常看到“再世华佗”之类的招牌吗?难道是华佗一直活到了现在吗?

人们怀念扁鹊,为什么?

(注:文中图片源自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此致 军礼。)

0 阅读:32

诸葛把扇

简介:历史文化杂谈,兵家智慧在线,深入浅出经验——独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