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法公民》:你以为我要的是复仇?那你们还不够重视

泡澡的鱼 2023-04-14 09:54:02

现实主义法学将传统法律概念中的“法律×事实=判决”的公式改改成了“个性×刺激=判决”,在这个公式里,“个性”指的是法官的人格特征,比如性情和偏见,“刺激”指的法官在作出判决过程中所接收的一切外部信息,比如当事人的陈述、当事人的长相美丑等等。现实主义法学夸大了外部因素对于判决结果的影响,但是这个理论向我们说明了司法体系的脆弱。《守法公民》这部电影中的男主人公对抗的就是整个司法体系。

克莱德的妻儿被残忍杀害,罪犯躲避却在迂腐的司法体系的庇护和助力执行官杰米的帮助下,只判得十年有期徒刑。十年的时间也许可以冲淡很多记忆,但是当对方是一位痛失妻儿的父亲时,时间只会让仇恨发酵。

我想先用一些篇对美国的司法程序进行简单介绍。在美国,案件审判需要先向被告宣布被控罪名,被告决定接受或者否认;如果否认则开庭审理,在审理过程中,呈现证据、传唤证人、律师陈述,然后陪审团行使投票权决定是否定罪。

美国的建立是以每个个体的绝对自由和身份平等为基础的,为了避免冤假错案,使得法律能够散发人性光辉,美国对于各类最烦的定罪判决都遵循“无罪推定”的原则,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嫌疑犯有罪,则推定无罪,这也是美国案件侦查格外重视“闭合证据链”的原因所在。这样的审判制度的确散发出了人性关辉,但与此同时,犯下重罪的人得以逃出生天,老实生活的人也可能被诬陷入狱。陪审团对于证据的绝对严格要求和政府力量在审判环节的充分渗透使得“不公正”变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制度公正在悄悄吞噬个体公正。

在《守法公民》这部电影中,男主人公克莱德是原告,同时也是案发现场唯一的证人,双重身份导致他在案件审判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这部电影的实际上就是制度公正和集体公正牺牲个体公正的故事,只是将残忍的犯罪行径和迂腐的权钱交易一同放进了整个框架当中,个体公正变成了被害者和反抗者。实际上试想一下,我们身边个体公正被牺牲的情况很少吗?并不少,甚至时有发生,艺术夸张将这部电影的复仇情绪渲染得非常浓烈,导致观影者在情感上和主人公站在统一战线。

高智商犯罪电影中,《守法公民》绝对称得上是高分佳作,开篇就是高潮,全程都在揪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句台词是“复仇?你以为我要的是复仇?不,你们还远远没有重视!”

被捕入狱只是计划的一部分,身在监狱却能够玩转费城,构思精妙的计划让观影者酣畅淋漓,你以为他要杀死一个罪犯和一个执行官?不是,克莱德目的在于颠覆司法体系,在于将令他倍感失望的被权钱交易滋养生长的伪司法“公正”连根拔起、挫骨扬灰,然后浴火重生。他深知,对于一个充斥着腐败和堕落的司法体系而言,轻声耳语无异于杯水车薪,唯有借助死亡的力量蹂躏身在其中沾沾自喜的恶人才能有所改观。

《七宗罪》中有一句台词是:“如果你要提醒别人,光拍拍他的肩膀是不够的,要给他一点震撼。”

原本应该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用以审判是非曲直的法律,因为权钱交易和迂腐贪婪变成了用以扭曲是非、颠倒黑白的工具。对于那些冷漠到可以藐视他人生命的人而言,什么才足以震撼他们呢?是让他们在极致痛苦中失去一切的漫长无尽的恐惧感。

如果说邪恶沾满鲜血,那么正义必须要和风细雨吗?不是,对于无视正义的人而言,正义应该是面目狰狞、茹毛饮血的怪物。

如果问,制度公正和集体公正应不应该将个体公正作为牺牲品?影片究竟有没有给出结论?我想是没有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这部影片没有价值。克莱德是正义的吗?法律是公正的吗?这些问题没有意义,观影过程中的义愤填膺是因为我们目睹了影片开头妻子和女人被残忍杀害的过程,我们在情感层面同情克莱德的遭遇。单就这部电影而言,引起思考就足够了,至少我们应该意识到公正是重要的,制度公正应该最大限度地兼容集体公正和个体公正,而不该有所偏颇,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去改变。

所以说,直到结尾部分之前,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可以打到9分以上。

但是结尾部分肯定是拖了后腿的。

从我个人偏好来看,克莱德炸掉大厅或者对过往释然都可以接受,因为影片为观众带来思考的使命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影片结尾,市长说:“不管使用什么方法,这个人明天必须消失。”

任何方法?违法也可以吗?没有任何证据处决一个可能炸市政大厅的公民可以吗?这可以理解成公正再次被打破吗?

政府自乱阵脚和编剧啪啪打脸的结尾实在是把这部影片的主题降了一格。

以上文字为原创内容,感谢阅读。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