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名字拖了后腿的高分电影不该被错过

泡澡的鱼 2023-04-15 16:59:53

这几部被名字拖了后腿,却依然能够获得豆瓣高分评价的电影,可以抽空看看哦~

一共5电影,3部名字拖电影后腿,2部名字和内容不符。

《阳光姐妹淘》 豆瓣评分8.8

第一次看到这个电影名字,我的内心:这名字难道不应该出现在小学文具品商店吗?比如某些粉红的笔记本封面上………就因为这个名字,明明知道这部电影豆瓣评分有8.8,我却一直没有看。看完之后,有点打脸。

七公主在演绎着的不是七公主的样子,而是少年人的样子;不是七个疯丫头的友谊,而是属于青春期的友谊。

如果影片只是在讲七个女孩的故事,那大概不会这样出彩,它还涉及着很多触动人心的元素。

比如青春易逝,有一天我们将变成自己讨厌的那种人。品学兼优的娜美变成了伸手向老公要钱的家庭主妇,被家人宠爱的金玉变成了在婆婆面前唯唯诺诺的妈妈,立志成为韩国小姐的福熙变成了痛失爱女的风尘女子。也许我们不能实现年少时的梦想,但是至少我们不该把它忘了;

比如青春期的爱情。娜美对于男孩的感情细腻美好、小心翼翼,和他对视会害羞,和他说话会脸红,像极了很多青春期女孩暗恋时样子。

比如对于那个时代韩国诸多流行元素的追忆和讽刺;

比如怀旧氛围中的政治描写,娜美的哥哥是“民主斗士”,老师布置的反间谍作文,学生们的街头暴动,用时代政治元素为简单的青春故事描边增色。

秀智和娜美吵架后,在街头酒醉抱头痛哭,秀智说:“对不起我太漂亮了我以后再也不那么漂亮了……”这似乎是一个笑点,但是当秀智被吸毒的女孩毁容时,当初街头的那一幕让人动容,那不是笑点,而是一个悲伤的伏笔。

“我们,说好以后要再见。如果有因为自己飞黄腾达而装逼的丫头,大家就找过去惩罚她。如果有因为自己穷而大气都不敢出的丫头,要折磨她到有钱为止。虽然不知道,我们之中谁会先死,到死的那一天。不,就是死了,我们sunny也不会解散。”

这是会让人笑着流泪的台词,这样的台词似乎只有韩国电影运用得炉火纯青

《三傻大闹宝莱坞》 豆瓣评分:9.2

高三看了这部电影,朋友推荐的,义正词严地对我说:“看完这部电影,你就会发现我们每天在做的事情毫无意义。”,如果没有这句话,我大概还会晚看几年,因为这名字让我想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部电影,关于教育。

“噪鹃从来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把其他的诞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

以上是大多数人从小接触到的教育理念,小朋友们长大得太快了,快得都没时间思考这种观念正确与否就到了做选择的岔路口。

老师和父母推着孩子走上那条他们心中阳光明媚的路,却忘记问一问小朋友究竟喜欢什么样的风景。

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方式和高自杀率,分数为王的评价标准和教师对教育的强大话语权(尤其是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印度和中国本质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两个国家在某些方面颇有交集,我现在这也是这部电影能够引发中国学生共鸣的原因之一。

我们喜欢实话,我们尤其喜欢别人替我们说出我们想说却不敢说的实话,这部电影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

如果让我说这部电影的缺点,除了它带给我的“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感之外,我无话可说。

这部电影中的喜剧元素不算密集,吵闹、冗长,穿插着印度风格极其浓郁的背景音乐,讲述穷小子爱上富家女和冲破种姓屏障私奔之类的老旧情节,但是却具有让人不知不觉爱上它的魔力,它试图通过一种轻松诙谐的方式给现实泼一盆冷水。你可以在这部电影里看到各种学生,聪明的、笨的、有钱的、穷的、想得第一名的、不屑于争名次的、崩溃的、轻松的……他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选择,就像正在看电影的你一样。

这部电影的价值在于,它会轻轻敲敲你疲惫的脑袋,告诉你:嘿,想想你究竟想要什么?想想你究竟想要如何走完这一生?与前面两个问题的答案相比,那些眼下让你受累的东西是否真的如此重要?

《哪啊哪啊神去村》 豆瓣评分8.6

你可以说日本电影没有美国大片出手阔绰,也没有英国电影贵气十足,相比韩国电影少了一点撕裂现实的勇气,但是日本电影的独特气质是难以模仿、独一无二的。

治愈和清新并不是阳光直射绿叶、自行车驶过路边、女主一袭白衣长发飘飘、男主黑框眼镜纯色衬衫,它和人性中的纯净、善良和勇敢相关,泥泞和邋遢同样可以治愈和清新。

日本电影总能用作品解释,什么叫把治愈和清新变成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即使电影的名字听起来就像一部乡村肥皂剧。

落榜青年无处可去进入山林,在山林里学会和自然相处,爱上了这个村子和村子里的人们,并成功拿下大龄女青年。

我很难想象这样稀松平常、简单浅显的情节交给国内的电影制作人们,是否还能像神曲村一样把主题表现得蠢萌可爱却触动人心。

如果说村子里的男人们穿着“日式服装”举着火把登山的那一幕让我震惊,那么,平野勇气坐上木头的那一刻,我简直被这部电影征服了。

没有 CG特效,也没有后期配音,全实景拍摄带来临场感强烈而让人感到舒适。演员们徒手爬上大树,像伐木工人一样操作沉重的电锯满足矢口导演严苛的表演要求。好在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

矢口导演说:“这期间有很多有名的年轻演员都来面试过,但只有一个人和其他孩子有着微妙的不同,那就是染谷君。”

柒谷将平野勇气打造成了一个晕头晕脑、横冲直撞的勇猛小屌丝,这样的形容没有任何贬义,是真的被这个角色的可爱感动到了。

电影里有句台词是:“从事农业的话,种出来的东西有多好吃,吃了的人有多喜悦,都能体会到。林业可不是那样,做得好不好,要我们死后才能看出来。”

神曲村是一部宽慰自然的作品,它让我们知道,有一小撮人在无比虔诚地向后看,用一生的时间帮大多数人善后。

让我感动的还包括影片中反复出现,角色互相道别的情景,他们朝着对方的方向用力大喊“再见”,直到听不到对方的声音才停止。乡下人也许受教育程度不高,也许没有发达的基础设施,但是“民风淳朴”这四个字绝不是开玩笑的。

网络不发达也没有关系,因为舍不得,他们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一场道别。

《万能钥匙》豆瓣评分8.0

倒不是说这部电影的名字有什么问题,而是这名字和电影的内容压根儿没什么关系,笑哭。

现实中大概率不存在渡魂的法术,影片中引用渡魂的法术,其实是在表现一种对信仰不坚定的“惩戒”。唯物主义或者唯心主义,信仰物质或者信仰神灵宗教,本着“存在即合理”的原则,都不应该被批评或者质疑,所有信仰归根到底不过是为了自我保护和自我救赎。如果做出了选择,就该严肃庄重,坚定不移,将自己最脆弱和犹疑的部分交由这些信仰去决定。

如果做出了信仰的抉择,却还是左右摇摆,模棱两可,挣扎于信仰的可信和不可信之间,扬言自己拥有信仰,却不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交付给它,就像《万能钥匙》的女主角一样,那么,又怎么能指望信仰帮助我们强大内心,坚定信念呢?

从头到尾的阴郁和绝望笼罩着整部影片,女主被自己好奇心驱使着接近事情的真相,却因为对于信仰的犹疑不决将自己变成了困在一具身体中的活的木乃伊。

《万能钥匙》是一部后半部分渐入佳境的悬疑影片,就其本质不过是一部关于巫术的剧情片,情节并不复杂,但是不排除第一次看的观众会被这部电影“玩弄”。

当你觉得接近胜利时,当你觉得马上就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时,电影的精彩之处才刚刚开始,它也许不足够有新意,但是却有惊喜之处。

《告白》 豆瓣评分8.7

聚会的时候和几个朋友开了深夜电影局,当我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时,我以为是校园纯爱剧,看了之后才知道原来是一部腹黑母亲复仇记。

中岛哲也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获得压倒性好评,而《告白》的评价大有“冰火两重天”之势:位列2010年《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的第二名,而在《映画艺术》年度十差中同样拔得头筹。

首先,灰暗色调营造冰冷氛围,镜头语言温和有力。

日本的艺术作品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们总是可以用相当温柔的表达去勾勒变态扭曲恐怖的情绪。这部电影用大量带着抒情意味的慢镜头,画面用色偏暗,抒情内敛含蓄,大量使用灰黑色色调和密闭空间营造冰冷的氛围,用空镜头和自然景物给予观影者喘息的空间,却没有明显美感。与此同时,制作者将影片制作的焦点放在叙事上,温和的镜头语言和故事本身的反转对比,用镜头压抑观众的视觉感受,同时用故事来震撼观众的内心世界,这是一部张力很强的电影。

其次,叙事节奏开门见山,主角旁白代入感十足。

对于悬疑片而言,“揭秘”这个环节向来是一步“险棋”,是中岛哲也在《告白》这部电影当中,毫不吝啬揭秘的速度,开场单刀直入,直击凶手的真实身份,保留故事主线的同时,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复仇计划”上,用最短的时间抓住了观众的胃口。

原著小说使用第一人称完成对于整个事件的讲述,电影当中也适时加入了森口老师的内心独白,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说能够帮助观众对主角的遭遇感同身受,观众更加能够从这位母亲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体会她“作恶”的动机。

最后,主题升华:“恶”不该因主体不同而被区别对待。

少年不谙世事,他们骨子里有一种“纯”,这种“纯”的特质在于做事不计后果,少年的“善”很纯,少年的“恶”也很纯。直树和渡边的恶非常纯粹,一个出于自卑心理,另一个为了博得关注,以此为目标不择手段地剥夺了其他人的生命。当森口老师风轻云淡地将女儿被杀害的过程缓缓道来时,学生稍作停顿继续嬉笑打闹,那种事不关己的冷漠像极了大部分人对待校园暴力事件的态度,只要当事人不是我,就没关系。

恶,就是恶,它不会因为施恶者未成年,就变得不再是“恶”。

未成年犯罪被这个社会以最大限度包容着,然而这对于未成年人而言真的是正确的吗?

在很多时候,不惩罚就是在淡化底线。

森口老师和直树、渡边之间的纠葛不是师生之间的恩怨,也不是什么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而是两个恶人和一位母亲的对峙。

不论如何都不该为个人意志所指引去剥夺生命,不论施恶者是谁,ta是几岁,也不论被害者是如何作恶多端和恶贯满盈。

剥夺生命的事情自有人去判定和执行,我们能做的揭露。这是法律存在的意义,也是善良和正义应有的边界感。

以上文字为原创内容,感谢阅读。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