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国海底探险家在冲绳海域,发现了一艘美军找了75年的失踪潜艇,然而,美军得知后的反应却出乎意料,但是仔细一想,又好像也在情理之中。 这次探测源于一位日本业余军迷提供的坐标,他通过计算推测潜艇沉没于冲绳海域,海底探险家蒂姆·泰勒和他的团队最终找到了已经失踪75年的“灰鲸号”。 美国海军收到消息后,派专家核实残骸身份,却决定放弃打捞,他们认为,80名艇员的遗骸已与潜艇融为一体,75年的海水侵蚀让打捞可能破坏这份安宁。 453米水深的打捞任务需要复杂技术和高昂成本,而“灰鲸号”的技术早已过时,回收意义不大,最终,海军选择让潜艇留在最后战斗的地方,作为对逝去英雄的纪念。 “灰鲸号”的故事始于二战,作为Tambor级潜艇,它排水量2500吨,艇身长95米,装备32枚重型鱼雷,续航里程可达2万公里。 艇内配有作战设备,还设有空调、冷藏库和洗衣机,为80名艇员提供舒适环境,确保远洋任务的稳定性,这种设计让它在太平洋战场上如鱼得水,成为美国海军的利器。 从1942年起,“灰鲸号”在太平洋战争中负责阻断日本补给线,击沉多艘货船和军舰,削弱敌方作战能力,记录显示,它共击沉14艘敌舰,总吨位63,835吨,在美国潜艇中名列前茅。 1944年2月19日,它攻击日本TAPA 02护航队,击沉“太敬丸”和“东信丸”两艘货船,直接切断日本的物资运输,这些战绩为加速日本投降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4年2月27日,“灰鲸号”的命运发生转折,在冲绳海域巡逻时,它击沉“西兰丸”运输船,但攻击暴露了位置,日军巡逻机锁定目标,引导两艘驱逐舰围剿,深水炸弹炸响,潜艇从此便杳无音讯。 战时,美国因战局限制无法展开大规模搜救,仅为艇员授予“紫心勋章”以示表彰,战后,海军成立搜捕小组,查阅美日作战记录,推测潜艇沉没于日本海域,但日军记录的翻译错误让搜索偏离90海里,多年努力未果。 23年前,一位日本军事爱好者在旧货市场发现日军驱逐舰通话记录,提到1944年2月27日东海海域击沉一艘美军潜艇,美国探险家泰勒根据记录重新计算坐标,为后来的发现埋下伏笔。 “灰鲸号”不是普通的船,它承载了80个英雄的故事,还有美国海军的一段荣耀,让它留在最后战斗的地方,就像给那段历史留了个归宿,比起把残骸拖回来放博物馆,留在海底可能更能让人记住那些牺牲。 战争虽然离我们挺远,但它的痕迹还在,像“灰鲸号”这样的故事,不只是讲技术和战绩,更提醒我们和平来得多不容易,找到它是个奇迹,决定不捞也是种智慧,你说呢?
这群隆裕太后身边的太监的相貌与身高提高了清朝男子颜值与身高的平均水平。他们都曾是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