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下令炮击金门,不小心炸死两个美国顾问,美国得知后将舰队开进炮火范围,指挥员慌忙向毛主席上报,毛主席看到电报后,批了四个字“照打不误”,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 1958年,台海局势很紧张,金门岛成了国共对峙的焦点,这座离福建厦门才几公里的岛,驻着国民党好几万军队,靠美国撑腰,想反攻大陆。 而人民解放军一直盯着,准备动手,炮击金门的事就在这时候开始,牵动了国际局势,影响很大。 那年夏天,中东那边闹得厉害,美国派兵去黎巴嫩,引起不少争议,联合国要求他们撤军,台湾趁机往金门加兵,弄了快十万部队,摆出挑衅架势。 毛主席在北戴河开会,决定炮击金门,收拾下国民党,顺便支持中东的反帝斗争,本来打算7月25日动手,但看到美国被中东的事牵制,毛主席把时间推到8月23日,部队早就准备好,炮兵阵地也安排妥当。 8月23日下午,福建前线炮声响起来,几千发炮弹打向金门国民党阵地,85分钟的轰炸很精准,直接打中对方防线,国民党军队没防备,死伤好数几百,重要设施接连被毁。 这次炮击把金门防线打得够呛,也打乱了台湾反攻的计划,蒋介石赶紧调海空军支援,还找美国帮忙,要启动防御机制,美国马上集结几百架飞机和几十艘军舰,走近金门海域,局势一下紧张起来。 炮击的时候,人民解放军不小心打中两个美军顾问,美国舰队靠近我方炮火范围,前线指挥员赶紧报告中央问怎么办,毛主席看到电报,批了四个字:“照打不误”。 命令传了下去,部队继续打,为了不把事闹大,我军控制好火力,只打国民党补给船,对美国军舰没动手,这策略让美国摸不清底,一次行动,国民党补给船被打沉,美国军舰一看情况,撤了回去,扔下国民党船在那儿挨打。 美国虽然摆出架势,可不想真打,美国政府对蒋介石的求援没明确答复,军舰离得远远的,不主动开火,蒋介石很生气,觉得美国不讲信用。 美国还让蒋介石放弃金门,可是蒋介石不干,觉得金门是跟大陆最后的联系,放弃就没法反攻了,美国跟蒋介石的矛盾这下摆到明面上,美国不想陷太深的打算也露了出来。 炮击效果明显后,人民解放军调整了办法,9月4日,炮击停了三天,中国政府宣布领海线扩到12海里,9月8日,国民党补给船有美国军舰护着来金门,我军只打国民党船,美国军舰一看,赶紧跑了。 10月6日,中央说停炮一周,让国民党补给,但得没美国军舰跟着,后来炮击有了规律,单日打,双日停,节日也不打,这“打打停停”的办法既保持压力,又不把事闹大,中央还提出国共谈谈,强调只有一个中国,不让美国分裂的打算得逞。 这件事事让两岸在“一个中国”上有了默契,为以后谈判打下基础。 炮击金门一直到1979年才停,期间这事激励了第三世界国家反帝的斗争,美国想搞“两个中国”的计划没成,美国跟蒋介石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两岸通过这博弈,慢慢有了处理分歧的办法,金门成了牵制台湾的筹码,台海局势因为这次行动有了新格局。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党史学习】“金门海域,美国人不得护航”
1958年,毛主席下令炮击金门,不小心炸死两个美国顾问,美国得知后将舰队开进炮火
修竹崽史册
2025-05-12 12:31: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