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在日本友人家中,发现一个没有盖子的铜罐,仔细辨认发现,它竟是国宝皿方罍流失已久的器身! 1919年,湖南桃源县一场大雨,冲出件埋在地下的青铜器,村民艾清宴捡到后,随手把它放家里,以为就是普通物件。 文物贩子石瑜璋发现后,打算花400大洋买走,艾清宴的儿子意识到不对劲,偷偷拿盖子去找当地文化人钟逢雨鉴定,钟逢雨一瞧,认定是大宝贝,掏800大洋买下盖子。 可等艾清宴儿子兴冲冲回家,石瑜璋已经抱走器身跑路,从那天起,皿方罍身首分离,盖子辗转到军阀周磐手上,器身被石瑜璋卖给上海古董商,后来流到海外。 作为目前发现的最大商周方罍,皿方罍是青铜器的巅峰之作,让专家重新认识湖南的青铜文明,证明商朝时长江以南一点不“蛮荒”。 盖子的命运也挺坎坷,钟逢雨为保命把盖子送给军阀周磐,周磐珍藏多年,直到1952年被抓,为减刑交出盖子,宝贝才进湖南省博物馆,成了镇馆之宝,可器身完全没消息。 博物馆的人四处打听,始终没线索,直到1992年,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去日本朋友新田栋一家做客,瞅见个眼熟的铜罐,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那就是皿方罍的器身,跟湖南的盖子天生一对,他赶紧跟新田商量想买回来,可新田死活不愿意卖。 2001年,新田家道中落,器身被送去佳士得拍卖,上海博物馆和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凑不少钱去美国抢拍,可惜资金还是不够,被法国买家用924.6万美元抢走,大家只能干瞪眼。 心酸归心酸,追宝的心却没停过,2014年,器身再次出现在纽约佳士得春拍,湖南省博物馆联合企业和收藏家,攒下大概2000万美元,铁心要拿下。 为防拍卖出岔子,他们直接私下谈,成功买回器身,2014年6月28日,器身在保安护送下回到湖南,跟盖子“团圆”,结束近百年的分离。 皿方罍回家,不仅是简单的文物回归,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象征,它的精美工艺和悠久历史,展现中华文明的辉煌,为研究商朝历史、美学、铸造技术提供无价资料。 为让更多人见识它的魅力,湖南省博物馆把它送到上海博物馆展览,吸引无数人围观,湖南的青铜文化一下火遍全国。 有人问,花2000万美元买国宝,值不值?绝对值!皿方罍不是用钱能衡量的,它是民族的骄傲,装着老祖宗的智慧和记忆,每件文物回家,都是在抚平历史伤痕。 现在,它安安静静待在湖南省博物馆,隔着玻璃橱窗,展示三千年的辉煌和百年的漂泊,这宝贝总算落叶归根,也让老祖宗看见今天中国的底气!
1992年,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在日本友人家中,发现一个没有盖子的铜罐,仔细辨认
修竹崽史册
2025-05-10 12:30: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