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山东一大娘给八路军煮了浓稠的小米粥,饥饿的战士们狼吞虎咽。班长发觉不

寒梅傲骨雪中情 2025-05-25 12:48:29

1940年,山东一大娘给八路军煮了浓稠的小米粥,饥饿的战士们狼吞虎咽。班长发觉不对劲,放下碗筷大声喊道:“不对,这粥有问题!” 1940年的山东沂蒙山区,树叶打着旋儿往地上掉,周大娘蹲在灶台前添柴火,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这锅小米粥熬得稠糊糊的,搁平时村里人过年才能吃上这么稠的饭。 十几个八路军战士捧着粗瓷碗蹲在院子里,喉咙里直咽口水——他们已经三天没尝过正经粮食味儿了。 炊事班长老张头一个端着碗凑到锅边,刚要舀粥忽然停住手,他记得昨儿个在村口碰见周大娘时,她家粮缸早就见了底,墙角堆着的净是晒干的榆树皮和野菜疙瘩。 老张扭头瞅见周大娘眼角挂着泪花,心里咯噔一下,碗底磕在锅沿上当啷响:“这粥里掺的啥?”院子里的战士齐刷刷撂下碗,有个小战士嘴里还含着半口粥,硬是吐回碗里。 周大娘攥着围裙角直哆嗦,灶膛里的火苗映得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这时候里屋传出小闺女细声细气的哭声,可听着不像是周大娘家五岁的兰妮子。 半个月前,当时日本鬼子搞“铁壁合围”,把沂蒙山区的村子围得铁桶似的。八路军115师某部三班奉命转移伤员,在周大娘家落脚。 周大娘的丈夫老周是地下交通员,去年冬天送情报时让鬼子逮住,脑袋被挂在城门口示众三天。打那以后,周大娘就把自家院子当成了八路军的落脚点。 要说这年的年景是真不济,春上闹蝗虫,秋里又遭了雹子,村里家家户户的粮缸都见了底,周大娘家后院那棵老槐树,树皮都被剥下来碾成面糊糊。战士们带来的干粮袋早空了,这几天全靠挖野菜就着凉水充饥。 那天后晌,村西头王保长家的管家来串门,说是东家要买个丫头伺候老太太,周大娘搂着兰妮子坐在炕沿上,摸着闺女细软的头发丝儿,眼泪啪嗒啪嗒砸在补丁摞补丁的裤腿上。 第二天天没亮,她把兰妮子的小棉袄裹严实,背着二十斤小米回了家。战士们喝着热粥的当口,老张发现周大娘总往西屋瞅——往常这时候兰妮子早该满院子撒欢了。 他想起前些日子村里传的风声,撂下碗就往村西头跑。王保长家的青砖大瓦房门口,果然瞧见个穿新衣裳的小丫头,正蹲在石狮子旁边抽抽搭搭地哭。 这事儿后来惊动了县大队,当时县里专门派了民运科的干部来处理。最后是战士们凑了半年的津贴,加上乡亲们你一把豆子我半瓢面的,硬是把兰妮子赎了回来。 那天全村老少都聚在打谷场上,看着周大娘把闺女搂在怀里,三十好几的人哭得跟个孩子似的。 要说周大娘疼八路军,那是掏心窝子的好,打从丈夫没了之后,她家的炕头就没断过伤员。有回鬼子扫荡,她把两个小战士藏在红薯窖里,自己顶着刺刀在院子里筛玉米。 最悬的一次是去年开春,县大队的文书老刘在她家养伤,正赶上伪军查户口。周大娘愣是把老刘扮成自家瘫在床上的“表舅”,天天端着尿盆进进出出,愣是没露馅。 那年月的沂蒙山人,哪个没几件这样的故事?周大娘不过是千百个“红嫂”里头的一个。 她家院子里的枣树,年年结的枣子都给伤员留着,攒了半年的鸡蛋,总要塞给过路的战士,就连自家闺女过年做新衣裳的布票,也偷偷换成绷带给卫生所送去。 后来仗打完了,村里给周大娘送过“拥军模范”的奖状,老太太把奖状和老伴的烈士证并排挂在堂屋墙上,逢人就念叨:“要是老周能看见如今的光景,该多好。” 这话说得实在,当年那些喝过她家小米粥的战士,后来有的当了将军,有的留在地方当干部,每年清明总要回村看看那三间老屋。 信源: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山东行政学院——故事里的沂蒙|“革命母亲”周大娘

0 阅读:530

评论列表

國哥

國哥

2
2025-05-25 13:50

[赞][赞][赞]

冬天不冷

冬天不冷

1
2025-05-25 14:36

沂蒙老区,我的家乡

猜你喜欢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

寒梅傲骨雪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