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中央首长进北平之人,58年被连降十级,毛主席:我要亲自过问

阿光说史 2024-02-21 11:35:09
阅读此文之前,阿光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向您推荐最新内容,喜欢阿光创作内容的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感谢!感谢!感谢!

共和国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神州大陆上闪耀出自己的璀璨光华。

伴随着新中国越来越好,一些旧时代的遗留问题也需要得到处理,但也难免会造成一些“误判”,王范就是受到无端波及的其中之一。

“主席,这是‘整风运动’的报告名单,上面都是各地呈交上来的思想有问题人员。”

“新中国刚刚起步,内部风气还是要搞一搞的,等等,王范的名字怎么在上面?我记得他,这可是个信念坚定的好同志,怎么会有思想问题!先不要送去处理,等我亲自过问再做决定!”

1958年,全国上下都掀起了一股“热闹的整风浪潮”,党中央希望各地党员都能认真审视自己,摆正自己的身份和态度,坚持以人民为本,为人民服务,避免出现一些风气和思想问题。

原本作为上海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王范突然被扣上了一顶“思想作风不端正”的大帽子,这也导致王范在极短时间里连降十级,从检察长摇身一变成为了上海郊区的小公社书记。

当年毛主席带领党中央入驻北京,沿路便是王范一手负责中央领导人的安危,毛主席对他印象格外深刻。

如今王范被“打压”的事情传到中央,便有了毛主席格外重视,甚至表示“我要亲自审理。”的场面。

擦去历史的尘埃,过往的岁月逐渐变得清晰,属于曾经的记忆跃然于纸上之后,不免让人产生无比的向往和新奇之情。

究竟王范有怎样的人格魅力?竟让毛主席都记忆犹新。难道王范和毛主席之间,还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英勇身影,锄奸楷模和革命护卫

时间向前拨转,国共两党合作初期,上海作为中国和世界接壤的重要城市之一,大量共产党成员和国民党共同合作,都为了抗日事业不停奔波奋斗。

奈何伴随着蒋介石和汪精卫的反革命行动,大量共产党成员被迫转入地下工作,革命事业危在旦夕。

这时担任上海巡捕房巡捕的王范身份还未遭到泄露,明面上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捕快”,每天的任务就是巡街,而王范也恰好利用职务之便,一直在帮助党组织做情报工作。

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灯红酒绿声色犬马,难免会让人忍不住诱惑沉浸其中,王范身份特殊,很快被时任中共中央特科红队一把手的周恩来吸纳进去,成为了暗地里党组织的“利刃”,专门用来铲除叛徒和奸细。

众所周知,上海党组织在当年遭遇过一次“国民党的大清洗”,整个中央情报网和地下工作几乎被连根拔起,就连周恩来都差点受到波及。

当时王范在巡捕房审问犯人期间无意中得知了国民党在党组织安插奸细和策反高层的消息,心思细腻的他顺藤摸瓜竟然发现中央特科二把手顾顺章已经归顺国民党,甚至将手中的所有共产党联络员名单都上交了国民党,党组织危在旦夕。

情急之下,王范知道不能耽搁一分一秒的时间,为了尽可能扩大消息影响力,他不顾一切的利用所有能联络的渠道发布“2号叛变”的消息,丝毫不顾及自己是否已经暴露。为了组织安全和革命事业的成功,王范已经把生命抛掷脑后了。

最终,王范受到牵连被捕入狱,尽管国民党行动迅速,但是由于王范传递消息及时,上海党组织核心得以提前转移,周恩来等人也因此躲过了追捕,只可惜大量没能及时联络到的外围情报员纷纷被杀害,实在是让人扼腕痛惜。

革命胜利,依然奋战在一线的斗士

被捕入狱后的王范面对各种酷刑只是喊冤,从未透露过丝毫关于党组织的消息,并且每天都大骂监狱士兵,以此发泄心中愤怒。

直到37年日军开始全面侵略战争,蒋介石终于意识到国共合作的必要性,王范等一大批被捕党员重获自由,被移交延安。

抵达延安后,毛主席特意来见了王范一面,由衷感谢这位上海“包打听”当年为组织做出的贡献,并且当场任命王范担任保卫科的工作,继续帮助党组织铲除内部敌对势力。

已经多年没有奋战在一线的王范几乎要落下眼泪,他对毛主席说道:“王范坚决执行中央下达的指令!力争肃清内部黑暗,为革命事业燃烧到最后一刻!”

“好好好,我看上海‘包打听’也能来延安打听打听嘛,哈哈哈~”

毛主席对王范青睐有加,王范在保卫科开展工作也更加如鱼得水,很快便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人”。

“王范同志,我来自重庆中央大学,延安之行让我受益匪浅,我想留下来继续感受革命气息,恳请组织上批准。”

1938年,国共关系刚刚缓和,一个年轻人主动找到王范申请政审,证明他身份清白后希望能同意他加入共产党。

在上海名利场混迹多年的王范第一时间就感到了奇怪,直觉告诉他这里面一定有诈,于是王范明面上表示会尽快考虑,暗地里开始搜集他的背景信息。

结果出来后,这个年轻人竟然“干净得不像话”,王范虽然明知道有问题,但是苦于没有证据,也不能直接拒绝一个“有革命热情的大学生的入党申请”,最终王范决定先同意他加入党组织,暗地里严密监视。

时间一天天过去,年轻人入党也接近两年,在这两年时间里王范没有从他身上发现过一丝一毫的异常行为,唯一值得怀疑的就是这个年轻人很喜欢找人聊天,问东问西,王范担心他是“蛰伏的毒蛇”,一旦出击会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加强主席和其他首长身边的护卫,夜里也不要松懈!”

“是!”

加强安保工作后,王范亲自率领人手扩大搜查范围,在延安外围不断寻找可能藏匿国民党特务据点的地方。

谁曾想,还真的让王范找到了。

1939年下半年,王范日常带领一众保卫科同志在延安外围搜寻敌特踪迹。

“有了!王范同志!前方区域发现不明电台信号,不是我们的电台。”

王范意识到这次很有可能抓到了“大鱼”,于是他命令所有人悄悄包围过去,自己则孤军深入,探查消息。

靠近之后王范发现,不停发出电台信号的位置正好是距离延安不远处,绥德县的一处无人居住的小房子,为了将特务一网打尽,一连三天王范都没有轻举妄动,只靠身上带着的半张饼和一小壶水挨过去。

直到第四天凌晨,陆陆续续好几个人鬼鬼祟祟的钻进了这栋房子,王范意识到机会来了,他立马发送信号,游荡在外围的保卫科战士立刻将其包围,一举抓获7名敌对特务,震惊整个延安。

在审问过程中王范得知,最初那名申请入党的年轻人竟然是重庆派来的狙击手,这7名特务负责打掩护,为的就是协助年轻人狙击党中央高层,暗杀名单中毛主席的名字高居首位。

得益于王范提前加强警卫,年轻人一直找不到机会,直到王范拆穿了他们的计谋。

此后凭借审问得到的消息,王范继续铲除了几名敌特分子,延安内部再也没有国民党的势力渗入了。

得知王范如此贡献,毛主席亲手写下四个大字“锄奸楷模”,并且向全延安发布电文嘉奖王范的革命贡献。

冤假错案,引起毛主席强烈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王范长久以来积累的保卫经验让他成为负责中央领导人安全的不二人选。

当时国民党残余势力十分猖獗,一个个都是“疯子式”的人物,为了刺杀党中央领导人想出了各种办法。

长达许多年里,王范都承担着北京外围的保护工作,重要领导人出行王范都会提前探查行程安全,确保万无一失之后再上报中央。

王范的机敏和雷厉风行让他在党内颇有名气,但是和平年代里反动派越来越少,大家也都习惯了松懈,于是王范的“严谨”就变成了许多人眼中的“矫情”。

上世纪五十年代,正值中国大力发展城市建设的时期,北京上海多地都需要发展本土产业,中央看中王范的正直之心,被调往上海担任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谁曾想,进入上海后王范和上海逐渐聚拢起的小团体格格不入,于是被迅速排挤,各式各样的小事情都被当作“把柄”,王范甚至一度被架空,自己下达的命令手下根本不执行。

直到全国“整风大运动”到来,一众心怀不轨的人纠结被收买干部,联合举报王范,将王范打为“思想作风有问题”分子,连降十级,彻底脱离了上海政治工作中心,还要面临一系列的处分。

当“整风报告”传到毛主席手中后,毛主席当场大怒,他很清楚上海有搞小团体的前科,王范这可是中央一手派去的,竟然搞到最后连降十级,于是毛主席致电上海,要求亲自“审理王范”。

“好一个思想作风有问题,要是王范有问题,难不成我们这些人都有问题?王范的事情我亲自过问,到底要看看是王范有问题,还是其他人有问题!”

得到毛主席撑腰的王范也被迅速平反,上海的小团体作风也得到改善,一切又都重新回归了平静。

写在最后

“毛……毛主席,咳咳……当年还夸过我‘包打听’的名号嘞,呵呵,‘包打听’也算是为党组织……立功了……”

1967年,党组织最忠诚的卫士王范在家中逝世,结束了他明亮闪耀的一生。

正如他的名字一般,王范一直都是所有人的道德模范,他从未拿过公家一针一线,有余钱就接济贫苦百姓,是最纯粹的共产党人!

1 阅读:213

阿光说史

简介:史海泛舟,细数历史沉沦;古今往事,尽付笑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