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乘飞机,发现飞行员是女儿,骄傲地说:我家出了两个飞行员

广洲谈过去 2024-04-26 09:53:20

对于全天下的父母来说,最骄傲的事情莫过于能够亲眼看到自己孩子最为优秀的一面,哪怕是勇冠三军的上将许世友,他对于自己的儿女也是有着最为深沉的父爱。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乘坐飞机出行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许多领导干部在外出办公时都会首选乘坐飞机。

有一次,许世友因公乘坐飞机,却不想竟然在飞机上见到了自己的三女儿——许华山,然而让他最感到意外的还不是这次巧遇,而是他惊喜地发现自己所乘坐的这架飞机正是由他的女儿来驾驶的。

面对如此优秀的女儿,一向严厉的许世友也情不自禁地夸奖起来,他对着同行人员骄傲地说道:“看见了吗?我的女儿是这架飞机的飞行员!这样算起来的话,我家出了两个飞行员呢!”

望着父亲骄傲又满足的样子,许华山的心中也是倍感欣慰,父亲的话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家,想起了在那个温馨大家庭里所发生的一切。

上将家风

作为开国上将之一,许世友的一生可谓是身经百战,在他那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里, 他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立下过无数战功,是一位治军严明的优秀将帅。

生活中的许世友同样拥有着鲜明的立场和坚定的原则,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子女,他都是一个既讲原则又重情义的人,他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家人,树立起良好的上将家风。

对于父母,许世友一向谨遵孝道,虽然因为投身革命而不得不离开家乡,但是在他的心中,父母是他永远的惦念。

事实上,许世友的童年是非常不幸的,由于父亲过早去世,使得他在小小年纪里便失去了父爱的呵护,但是他又是幸运的,因为母亲把无私的爱都给了他。

更为重要的是,许世友的母亲并不是盲目地疼爱他,而是悉心地教导他,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童年时期的许世友便养成了自强自立的优秀品格。

后来,许世友入伍从军,在外打仗期间,他也从没有忘记过自己的母亲,甚至会因为思念母亲而落下热泪。

新中国成立以后,许世友千方百计将母亲接到自己身边,每日里亲自照拂她的生活起居,后来母亲因住不惯城里,他虽然不舍得,但还是选择尊重母亲的意愿。

母亲去世之时,许世友因为公务缠身未能及时赶回,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双膝跪地,朝着家乡的方向,恭恭敬敬地给母亲磕了几个响头。

如果说在母亲面前,许世友是一个拥有着拳拳孝心的至纯孝子,那么在他的子女面前,许世友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许世友的一生共有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自己的将军爸爸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绝对称得上是一位严父。

在他们小的时候,对于自己的父亲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惧怕的,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印象,都是因为许世友对于他们的严苛要求。

作为一名经历过战火洗礼的硬汉,许世友对于自己的孩子有着高标准的要求,正所谓虎父焉能有犬子?所以他从小便注重对他们意志力的培养。

在孩子们小的时候,许世友会带他们去游泳,但却从来不教什么动作,一上来便让他们直接跳到水里去,孩子们在水里一个劲儿地乱扑腾,他只是淡定地在一旁看着,任凭他们反复呛水。

在知道了自己不会得到任何外力帮助的情况下,孩子们只能拼尽全力地游,在反复的失败和努力中熟练掌握了游泳这门技能。

因此上,作为许家的儿女,自幼便知道自立自强的道理,不仅如此,他们也从来没有享受过任何干部子女的特权,时刻保持艰苦朴素是父亲对他们最最基本的要求。

正是在如此严苛的家风之下,许世友的七个儿女个个学有所成,并在父亲的大力支持下全部参军入伍。

将门虎女

常言道,儿女都是父母的心头宝,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倘若一定要分个高低的话,许世友的心中还是更喜欢女儿,特别是他的三女儿——许华山。

之所以会更为疼爱许华山,除了是因为她一直都生活在许世友身边,还因为她是众多子女中最像许世友的一个,不止长得像,性格也像,那股子雷厉风行的劲儿,和年轻时的许世友一模一样。

小时候的许华山便经常跟在父亲身边,只要是条件允许,许世友也非常喜欢带着女儿到处去逛逛,给她讲自己小时候上少林寺学武的故事。

那个时候,许华山便会一脸天真地问道:“爸爸,上山学武苦不苦啊?”

许世友笑道:“当然苦了!但是要想学到真本事,就不能怕吃苦!”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做人的基本道理,许世友对子女们自小便要求非常严格,哪怕是他最喜欢的许华山也从来没有享受过任何特权,甚至更为严苛。

在父亲的高压管理之下,许华山每天都有着严格的作息时间表,遇到特殊情况时必须要提前请讲并说明缘由。

起初,许华山对此非常不满,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逐渐懂得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而童年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也让她在长大后受用无穷。

1963年,许华山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南京师范大学附中读书,虽然她自带光环,但却稳重踏实,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与人为善,很快便结交了许多好朋友。

中学毕业以后,许华山面对着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是选择做普通人安稳地度过一生?还是像父亲一样入伍从军开启新的戎马生涯?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她不免犹豫起来。

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许华山第一时间给父亲打去了电话,在得到了父亲的肯定支持以后,她坚定不移地报考了哈尔滨空军第一飞行学院,并顺利通过考试,如愿以偿地进入了自己的理想学院。

但是,当兵并不简单,当好兵则更难,许华山虽然早已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现实的残酷还是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一时间她竟萌生出了退学的想法。

在给父亲的信件中,许华山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本以为会得到父亲的安慰,却不想竟被泼了冷水,许世友的回信只有冷冷的一句话:如果你觉得活不到毕业那一天,那你就要准备死,争取活!

父亲的话敲响了迷蒙中的许华山,也彻底激发起了她心中的小太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破釜沉舟,凭借着一股不怕死的蛮劲终于克服了重重阻碍。

当许世友在飞机上遇到自己的女儿时,当他得知此次航班的飞行员正是自己的女儿时,他顿时感到惊讶万分。

对着同行的人,许世友骄傲地说道:“这架飞机的飞行员是我的女儿,算上她哥哥许建军,我家出了两个飞行员!”此刻的他似乎不再是那个威风凛凛的将军,而只是一位宠爱孩子的寻常父亲。

抱憾离世

同样是做过飞行员,如果说女儿许华山是许世友心中最大的骄傲的话,那么儿子许建军便是他心中最大的遗憾。

许建军是许世友的第二个儿子,他的母亲是许世友的第三任妻子——田明兰,由于自幼生活在父母身边,又是田明兰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对他便难免多宠爱一些。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建军并不像他的大哥许光那样让许世友省心,但尽管如此,许世友对于他的管教也从未放松过。

待到许建军年龄达标以后,许世友便做主把他送到南京军区当兵,他满怀信心地希望自己的这个儿子可以经受住部队里的严苛考验,从而蜕变成为一个于党和国家有用的人。

而事实也确实如许世友期望的那样,入伍从军后的许建军一改此前骄纵顽劣的样子,通过在部队里的锻造和锤炼,当他再度出现在父亲面前时,早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许世友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夸奖之词,但心里却颇感欣慰,临别之时,他郑重其事地嘱咐许建军一定要在部队里混出个样子来,不要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

当时的许建军将父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间,回到部队后,他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训练之中,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很快便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提升,从一名小兵晋升为团级参谋,并如愿以偿地开上了真正的战斗飞机。

倘若一切都按照正常程序发展的话,许建军的未来可谓是一片光明,然而可是,因为一件意外,他的命运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崭新阶段,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与之相伴的则是各种诱惑,一旦不慎,便很有可能陷入到泥淖之中,不幸的是,许建军恰巧深陷其中。

当业已退休在家的许世友听闻儿子许建军因违反军纪而被捕入狱时,老将军愤怒之余又失望至极,他沉默良久,最后斩钉截铁地说道:“不用来问我,他自己的错自己承担,该枪毙就枪毙!”

可是话虽如此,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老将军又岂能不惦念,但是在军纪国法和父子亲情发生冲突之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1985年,许世友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弥留之际的他费力地睁开双眼,环视四周,孩子们都在,唯独少了许建军,一抹老泪从他的眼角流了下来。

而此时的许建军正奔跑在回家的路上,他的问题已经查清楚了,事实证明他当初是被冤枉的。

当许建军终于赶到父亲床头时,许世友却早已抱憾离逝,父子俩最终也未能见上一面,实在是令人感到唏嘘惋惜。

离开了部队的许建军最终选在了下海经商,带着父亲对自己的期望,他奔赴广州,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都说父爱如山,无论是溢于言表的骄傲之词,还是恨铁不成钢的心痛之词,无不饱含了许世友对于儿女们的深沉父爱。

0 阅读:20

广洲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