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刘邦早年贪财又好色,萧何、张良等人为何还死心塌地追随于他?

元盛日记 2022-06-01 17:00:05

刘邦的私德的确很差,他不仅贪财好色,而且轻浮无礼,望之不似人君。但这些都无法撼动他是一位伟大帝皇的事实,刘邦拥有优秀的核心能力——驾驭天下!

刘邦的驾驭能力表现在对外和对内。对外,是指驾驭群臣。他能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且不吝封赏,不仅使得人尽其才,而且让属下都非常开心。对内,是指驾驭自己。他在关键时刻能及时收敛,避免自己的私德影响国家大事。

刘邦剧照

一、对外驾驭群臣——厚恩和信任

刘邦在取得天下之后,豪情万丈地说出了自己成功的秘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我不如萧何。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此三人杰皆为我所用,而项羽有范增却不能用。这便是我成功的原因。”

打天下,人才是第一位的!没有人才,即便是万人敌的西楚霸王,也难逃败亡的命运。刘邦拥有超强的御下能力,那些不世出的人才都愿意追随他。楚汉战争初期,天下普遍看好项羽,人才都在他那边。

比如,陈平和韩信,最早就是项羽阵营的。但可惜,项羽在用人方面一塌糊涂,没能发挥出陈平和韩信的作用。不仅如此,项羽十分寡恩,不舍得封赏下属。这就导致下属在项羽阵营,既得不到重用,又得不到回报。要是在现代遇到这种情况,那就意味着该离职了。

反观刘邦就不同了。他不仅知人善任,而且阔气大方,舍得封赏下属。韩信跑到刘邦阵营后,被封为大元帅,位在诸将之上。韩信在项羽阵营不过是一个执戟郎,而在刘邦阵营一跃成为大元帅。这种情况下,韩信敢不誓死效忠刘邦么?

韩信剧照

在楚汉之争最关键的时刻,谋士蒯通建议韩信自立,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而韩信却说道:“汉王厚待我,让我实现了带兵打仗的理想,我不能对不起他!”

正是由于刘邦不拘一格任用韩信,让韩信感受到了强烈的知遇之恩。最终,韩信才不忍反他。这就是刘邦的厉害之处,他敢于以厚恩的方式驾驭人才,并能让那些人才在组织中找到合适的位置,施展才能。

刘邦任用陈平也能很好说明以上观点。陈平到刘邦阵营后,向他进言:“大王,臣有一计,可以使得项王和范增之间产生隔阂,为大王除去范增。只是需要很多金银财宝。”刘邦听完之后,给了陈平许多金银,并告诉他可以任意使用,不必汇报。

遇到刘邦这么大方的老板,陈平内心的感动可想而知。后来,陈平也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回报了刘邦的信任。前200年,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七天七夜,关键时刻,是陈平用美人计加金银财宝,买通了匈奴阏氏,最终逃过一劫。

陈平剧照

刘邦驾驭群臣的方式是厚恩和信任!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一点,刘邦比项羽优秀太多。如果项羽能信任范增,哪怕听几次范增的建议,可能结果就不会如此了。

二、对内驾驭自己——关键时刻头脑清醒

刘邦贪财好色、举止轻浮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关键时刻,他能收敛自己的这些性格瑕疵。这就十分难得了!

前207年,刘邦攻破咸阳。当时秦王宫中有很多美女和财物,刘邦看花了眼,暴露了贪财好色的本性,于是他便赖在秦王宫不走。此时,樊哙和张良劝谏道:“您是干大事的人,岂能贪图享乐。沛公还是离开秦宫,还军霸上吧。”

一开始刘邦还不乐意,但细细思索后便明白了其中的关键。他听从樊哙和张良的建议,封锁秦宫,还军霸上。对此,范增评价道:“未入咸阳前,刘邦贪于财货、喜好美女。如今入关之后,居然不拿财物,也不宠幸美女。他的志向不小啊!”

美女剧照

其实,刘邦封锁秦宫、还军霸上的关键,是让关中百姓认为自己是宽厚之人,进而赢得关中民心。事实上,刘邦也达到了目的。后来在楚汉之争中,关中始终是刘邦的基本盘,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草供应和兵源支持。

刘邦能在关键时刻约束自己,不让自己的私德影响大事。这种自控力,非常人所及。

前208年,刘邦进兵到高阳,儒生郦食其前来投奔。郦食其来到刘邦住处后,正好看到刘邦在床边,伸出两条腿,让两个女人洗脚。别说在古代,就是在现在,边洗脚边会客,都要视为不敬。

刘邦的轻浮行为让郦食其有些生气:“如果沛公想要凝聚天下人心,共抗暴秦,就不应该用这种无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刘邦听完之后,连忙道歉,并停止洗脚,穿整齐,奉郦食其上座。

刘邦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赢得了郦食其的好感。后来,郦食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天下,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

综上,虽然刘邦贪财好色,私德有亏,但他善于驾驭,不仅知人善任、厚待臣下,而且在关键时刻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让自己的性格缺陷影响大事。从这两方面看,刘邦具备一位优秀帝皇的综合素质,是一位难得的好皇帝。萧何、张良等人愿意追随刘邦也就顺理成章了!

0 阅读:27

元盛日记

简介:元盛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