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3000里3天收到,但不接平民单子

芊芊之言 2023-12-31 16:09:06
前言

在文学作品或者电影中,经常有这样的描写:“一卷黄尘滚滚,骏马飞驰,骑马者喊道‘八百里加急,阻挡者死!’,随后便是尘烟滚滚,骑者骤然远去,古道凝云,晴空赫然!”

其实这些描写,正是古代的驿差在送“快递”,因为快递极其重要,甚至是皇家用品,所以必须快马送到。

这也让我们不禁感慨,在古代那个消息闭塞的年代,“千里马”真是一种奢侈的东西。

古代“快递”行业的兴起

在古代,最早出现的快递,一般都是军方使用,在甲骨文中就有一个“驲”字,其实就是古代快递的驿马,这是关于古代快递的最早记载。

当然,在古代没有太发达的交通工具,即便是写信,也是靠“步传”,就是带着情报,从一边传到一边,就是“传话”。

但是“步传”毕竟太慢,到了周朝,慢慢就出现了“马传”,也就是骑着马传递信息。

在春秋战国时期,信息的传递十分重要,所以皇帝为了更好传递信息,开始修建驿站,一直是流传下去。

理解起来其实十分简单,因为马是动物,也需要休息,所以每个驿站都有专门的驿马和“快递员”,上一个快递员到了后,会马上换人换马,按照路线接着传,类似于接力棒。

当然,古代这种做这种差事的人叫做“驿夫”,他们十分艰苦,不管是下雨还是下冰雹,必须飞奔在路上。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把这件事做好,古代的皇帝会重重的投入钱财来保证这个行业的稳定,所以不管是驿马还是驿夫,都有专门的规矩。

比如《后汉书》记载,东汉的驿夫在传递信件时,就必须头上戴着红头巾,肩膀上有红袖套,甚至身上背的包裹上面也有特殊符号,平常人见了这种人,都得好生招待,不敢惹怒。

因为在古代,驿夫身上都有“御赐金牌”,如果因为某个人耽误了送信,他可以有特殊的权利来惩罚对方。

当然,如果他没有送到信,也会被皇帝处死。

所以当驿夫是一个十分赚钱又十分危险的行业。

“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

在古代特别是战乱时期,驿卒是最忙的时候,毕竟送的都是军情,十分火急,那么时效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按照唐代的要求,如果是骑马,一天最少要180里,如果是送给皇上的紧急信件,最少也要500里。

到了清代,速度提高,一晚上最少要走800里。

比如在清朝咸丰年间,由于军情紧急,出现了“红旗报捷”,如果是前方打了胜仗,就必须以“八百里加急”送到皇帝手中,最后皇帝看到后,高兴的不得了,其实已经是3天前发生的事情了。

唐代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过:“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

他把驿卒比作是流星,意思就是非常快,比如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叛乱,驿卒八百里加急把情报送到唐玄宗手里,仅仅用了5天时间,唐玄宗就知道了。

根据《大唐六典》记载,唐朝最鼎盛的时候,全国有1639个驿站,“快递员”共有2万多人,这还不算水路的驿卒。

当然,同样是驿卒,他们的身份也各有不同。为皇家当差的就更为“尊贵”,他们虽然也是行在烈日下,但他们比寻常驿卒更吃得了苦,所以赚到的钱也更多,如果完成了“红旗报捷”,皇帝高兴了甚至会打赏这一条线的所有驿卒,比普通驿卒幸福多了。

不过,有奖赏就有处罚。

在古代由于山贼和强盗横行,他们有的人不认识驿卒,会直接抢走重要军情,一旦延误了军情,驿卒可能会面临家破人亡的后果。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个著名的“快递员”,他就是李自成,李自成早年间在银川当过驿卒,后来驿站裁员,就不得不失去了工作,最后揭竿而起。

唐朝规定:若有驿马死损,驿长负责赔偿;若私自减去驿站人员和马匹,则“杖一百”。

唐代《唐国史补》中就记载,有一个负责快递公文的驿卒,因为一时疏忽,少发了一个地方,最后被皇帝处罚,不仅把负责这个地方的官员罢免,还把驿卒处以绞刑。

后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负责这个行业的官员会让多人去送信,甚至会邀请镖局的人来护送。

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受到发小孙蕙的邀请到高邮当差,其实就是管理驿站的业务,他发现大概是大运河就是最繁华的驿站,后来把很多问题反映给上级,还写了一篇《高邮驿站》的文章。

当然,由于军情需要,所以才有八百里加急,如果普通老百姓,就不得利用官方的资源,所以“八百里加急”一般不接民间订单。

如果老百姓有需求,要带给远方的亲人,或者寄信,一般都是选择普通邮件,最起码需要一个月左右收到,如果是加上回信,收到对方的消息最起码需要一个季度。

从送信到送物

在古代,单单是送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所以还有送物的“驿站”。

比如一个寻常百姓,想给远方的亲人送一个礼物,那也是可以的,如果是生日礼物,需要提前两个月交给驿站,等到两个月后对方或许正好收到。

当然,如果是吃的东西,就不能选择普通“快递”了。

在唐代,最出名的就是给杨贵妃送荔枝,唐玄宗李隆基为了讨的杨玉环开心,就用“快递”的方法,把岭南的荔枝送到唐朝都城长安。正所谓:一骑 (jì) 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lì)枝来。

但是让人不解的是,从岭南到长安最起码2000里,如果是八百里加急,也需要3天左右,如何给水果保鲜呢?

其实早在唐代,就已经有了水果保鲜技术,据记载,鲜梅、枇杷、鲜笋、鲥鱼等新鲜的食物,都有专门的“快递”星夜兼程送到北方。

所以在那个“车马慢”的古代,北方人也有幸可以吃到南方的水果,南方的人也可以有幸吃到北方的美食,不过在计算成本的情况下,只是比较奢侈罢了。

送信的特殊使者:信鸽

在古代,还有一种比马快的“交通工具”,其实就是信鸽,但是信鸽之所以不普及,主要是有利有弊。

用信鸽送信,主要是利用信鸽自身的“定位系统”,意思就是,信鸽可以记住回家的路。

正所谓,信鸽有的归巢机理。

比如把一只信鸽从江苏带到千里之外的陕西咸阳,然后让信鸽带着信回家,最快的信鸽只需要10个小时,按照时间计算,信鸽一分钟可以飞1200米,如果顺风,可以达到1600米。

到目前为止,信鸽到底怎么工作的,专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有的专家认为,信鸽之所以可以有定位系统,可能是鸽子有强大的记忆力,也有生物学家说,信鸽可以利用地球的磁场来锁定位置。

当然,还有什么“导航说”之类的。

不过,信鸽送信有很大的弊端,就是它毕竟是一种动物,需要吃喝拉撒,万一在某个树上停留,被其他动物捕去,或者被猎人射下来,也都是有可能。

虽然鸽子有“归巢”原理,但“容错率”太高,放飞10只鸽子,有3只鸽子回来就不错了。

不过,优点就是适用于短途,如果是几千公里长途,还是驿马比较靠谱。

李鸿章架设电线

虽然在古代也有“快递行业”,但毕竟费时费人还费马,消息传递已经明显落后。

在清朝,自从外国侵略者入侵,他们带来的电报,电话等先进的工具,已经潜移默化影响了国人,所以“八百里加急”明显懈怠了。

比如1840年6月,英国军舰来袭,林则徐马上把消息奏报皇上,虽然已经是快马加鞭北上,但是道光皇帝收到信息后,已经是7月份了。

这就影响了军情的变化,从某一方面来说,科技的落后也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到了1877年,李鸿章总结经验,开始架设电线,在全国推广电报和电话机,一直到清朝末期,电报基本上已经在全国普及,可以说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

一直到1906年,清政府设立了邮政中心,其实就是电报处理中心,从那时起,中华大地上的“几百里加急”奔驰的快马从此消失。

后记

如今,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信息传递的工具已经各种各样,加上网络的发达,刚刚发生的事情,甚至几分钟就可以传遍全国,全世界。

不过在享受美好生活的今天,也应该知道在古代,那些不顾风里雨里的“快递小哥”,他们骑着快马,口中喊着“八百里加急”,还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然,在“车马慢”的古代,也有一些美好,一如木心先生说的:从前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1 阅读:295

芊芊之言

简介:读史使人明志,知古教人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