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至,是冬季的第4个节气。冬至亦有着一年之始的深意,所以有俗话说“冬至大如年”。那冬至都有哪些民俗传说呢?
1. 过冬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盛于唐宋。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有些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这首诗写出了冬至节的平常生活,有一种画面感。京城街上晨色很好,气氛祥瑞,彩雾袅袅,人们互相传送贺卡庆贺节日,家家户户的门帘都不卷起,市民们在家博彩欢笑从容自若。
2.数九 画九九消寒图:“夏至入伏,冬至数九。”冬至是“数九”天的开始,古时从这天起就开始在《九九消寒图》上写九、画九。从冬至那天起就算进“九”了,冬至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从明代开始出现的《九九消寒图》有梅花、文字、圆圈、葫芦、方孔钱等图形,使用哪种图形往往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定。
忙碌的现代人早已没了古人的这般雅兴,即使有也缺少了古人的那般才情。现代人在匆忙赶路中丢失了许多东西。丢失了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和诗意,美的情愫失落了,生活就失去了美感,多了疼痛。能让人在严冬里修身养性的《九九消寒图》早已从我们的生活中丢失的无处寻觅,所幸的是冬至的《九九歌》还在今日的生活中口口传唱:“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