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八路军在薛公岭布下了伏击圈,可是没想到,巡逻探路的鬼子小队似乎发现了异常,进入伏击圈就率先发起了进攻! 那年9月的山西山区,山梁子上的风带着凉意,驻扎在此的八路军686团接到紧急军令——日军第108旅团正在集结粮草,意图向陕甘方向推进。 上头下了死命令,必须掐断鬼子的运输线,团长杨勇把旱烟杆往腰里一别,带着几个干部就往薛公岭赶。 这薛公岭地形确实邪乎,二十多里长的山谷弯弯绕绕,谷口还杵着个陡坡。 运输队的骡马车到了这儿,就跟老牛爬坡似的快不起来,两边山崖上密密麻麻的灌木丛,藏千把号人不成问题。 几个参谋拿着望远镜来回瞅,都说这地方是老天爷赏的伏击场,唯独当地游击队刘队长蹲在石头上抽旱烟,烟锅子磕得石头直冒火星子。 杨勇是个带兵的老手,看出刘队长心里有事,顺着老刘烟杆指的方向,望远镜里突然冒出个灰不溜秋的水泥疙瘩——鬼子不知啥时候在山顶高岗上修了个碉堡。 这下可把在场的人都惊出一身冷汗,那碉堡正卡在山谷的制高点上,里头架上两挺机枪,整个山谷都得成筛子眼。 回到驻地,杨勇蹲在门槛上抽了半宿烟,团里拢共就三发炮弹,还是去年打县城时候缴获的。 炊事班老王头说这炮弹金贵得跟命似的,平时拿油布裹着藏在灶台底下,眼下要打碉堡,得把这三发宝贝全豁出去。作战会上几个营长直嘬牙花子,都说这买卖风险太大。 最后还是杨勇拍了板:"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打!" 到了埋伏那天,天刚蒙蒙亮,战士们就摸黑进了阵地,三伏天里趴在灌木丛里,汗珠子顺着枪管往下淌。 炊事班给每人发了两个高粱面饼子,嘱咐说咬的时候得拿手捂着,别让饼渣子掉出来暴露目标。 炮兵班的老张头带着人把山炮拆成零件,扛到半山腰又组装起来,炮口直挺挺对着山头上的碉堡。 约莫上午九点来钟,山路上突然传来皮靴踩石子的动静,打头的是个鬼子侦察小队,二十来号人端着三八大盖,走几步就朝两边山崖放两枪。 有个新兵蛋子被流弹擦破耳朵,愣是咬着衣角没吭声,杨勇举着望远镜的手直发颤,心里直打鼓:莫不是哪个愣头青暴露了? 后来才看明白,这是鬼子的老把戏——走到险要处就放枪试探,那子弹打得树叶扑簌簌往下掉,有几个就擦着战士头皮飞过去。 二营长后来回忆说,当时有个鬼子军曹还故意往草丛里扔手雷,炸得碎石乱飞。好在战士们提前用树枝编了伪装网,这才没露馅。 等侦察队走远,真正的大家伙来了,二十辆蒙着帆布的卡车排成长龙,吭哧吭哧往坡上爬。 头车的鬼子司机光着膀子,脑门上系着膏药旗的布条,这时候山梁上突然飞起三发绿色信号弹——杨勇把旱烟杆往石头上一磕:"给老子打!" 霎时间整个山谷开了锅,老张头那三发炮弹跟长了眼睛似的,头两发把碉堡炸出个大窟窿,第三发直接掀了顶盖。 埋伏在两侧的战士们把手榴弹捆成捆往下扔,炸得卡车轱辘满天飞,有个鬼子少佐还想组织反击,刚举着军刀嚎了两嗓子,就被机枪打成了筛子。 不过小鬼子也不是吃素的,活着的都钻到车底下顽抗,机枪子弹把山石打得火星四溅。 三营长带着人往下冲的时候,被流弹打中大腿,硬是拖着伤腿又撂倒两个鬼子。 炊事班老王头抡着大铁勺也冲上去了,后来打扫战场时,发现他脑门上嵌着块弹片,手里还攥着半个鬼子耳朵。 这场仗从日头初升打到天擦黑,最后清点战果时,山坡上横七竖八躺着二百多鬼子,还逮着三个吓得尿裤子的俘虏。 战士们忙着往骡子上搬缴获的粮食弹药,有个小战士在卡车残骸里翻出两盒牛肉罐头,乐得直蹦高。 杨勇蹲在炸塌的碉堡边上抽烟,突然发现水泥墙上嵌着块炮弹皮——正是他们团那三发宝贝炮弹里的。 后来听俘虏交代,这批物资里光是压缩饼干就够一个联队吃半个月,日军108旅团因为补给线被掐断,在吕梁山区困了整整二十天,最后不得不放弃西进计划。 延安的报纸用整版报道这场战斗,称其为"薛公岭大捷",不过老百姓更爱传炊事班老王头的故事,说他那大铁勺后来成了县大队的传家宝,专治鬼子不服。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山西抗日根据地史料汇编》)
在朝鲜,能让金正恩行大礼的非金姓可谓罕见。“离去”三年还能让金正恩跪拜的更是
【1评论】【1点赞】
苏米
杨勇抽旱烟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