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办法的老三样,你还在用吗?

菁菁职聊带你飞 2021-12-13 23:32:45

1、用“过来人”的方式指教员工。

因为“新知识型”员工其实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从小就从网络上接触到多元化的讯息,因此懂得各类知识,虽然可能并不那么精通,但往往越是懂一点却有不全懂的人是最自信的。所以,如果管理者本身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成就,就不要将自己包装成“成功人士”“人生导师”一类的角色,否则很容易你看来特别光鲜的事迹,在他们眼中不以为然,“又开始了,他又在拿过去的成就说事了,就那么点事,翻来覆去说几百遍了…”。

2、强行组织员工参与集体活动。

在职场中,“集体主义”是个非常正能量的词汇,但在“新知识型”群体中,他们对于自我的关注不亚于集体,如果你想组织他们做活动,可能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时间的安排和频次,尽量避开休息时间,否则有可能适得其反。

3、老拿梦想谈事。

梦想、股权、期权,不得不说“新知识型”员工这种大饼见的太多了,已经不再新鲜,他们更热衷于眼下的获利是什么,并非不重视未来的收益,而是饼太多雷太多,让他们失去了对此类承诺的信任能力。

4、不理解和尊重“新”员工的时间观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对于每个人当然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老员工来讲,他们还有更重要的等级、层级观念,所以不会完全隔离工作与私人时间,对于24小时不关机这种指令也甘之如饴。而“新知识型”员工是伴随这互联网和移动电话长大的,事情实时同步变得很简单,所以作为管理者,也要开始理解他们的时间观念,过于冗长的审批流程、长时间却无意义的会议,靠时间和看眼色的加班项,可能都是管理者要开始攻克的思维定式。

5、不懂得放权和引导,使其无法施展、无法发挥创造力。

“新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储备量很大,他们不墨守成规,有很强的创造力,因此更需要有人加以引导,才能发挥他们真正的能量。

6、觉得“新”员工行为说话过于叛逆,是因为没摔过跟头,而采用强势管理办法。

“新知识型”员工叛逆,其实是个误会,他们也是经历了从小到大的中国校园教育,也适应过规则,只是他们有更多新思维规则,也是需要我们去适应的,一浪推一浪才能带来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者也要用谦虚的心态多增加知识储备,换位思考,形成与“新知识型”员工的可沟通价值观。而一味强势的管理方式,恐怕会引起更多的反感和抵抗。

当你还在为你的某些管理手段而沾沾自喜时,恰恰要开始反思,你真的用了正确的方法吗,是否还是一成不变的老三样,你的管理目的真的达到了吗,你的说辞在现“知识型”员工眼里是真理还是套路,不妨先判断一下再行动,也许会取得更好的管理效力。

0 阅读:1

菁菁职聊带你飞

简介:带你看不同视角的职业评价,体会百态趣味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