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老汉隐藏身份36年,连妻儿都瞒着,因地名写反被发现而暴露

雨寒说历史 2023-07-17 16:47:19

1988年,合川师范学校的校长王爵英受委托负责修撰《合川县志》,在整理资料的时候,意外发现了一份特殊的喜报。这份喜报由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于1953年联合发出,名为《革命军人立功喜报》。

《喜报》载明:“贵府蒋诚同志在上甘岭战役中,创立功绩,业经批准记一等功一次。除按功给奖外,特此报喜”。

同时,《喜报》背面还有一行字:“由八区退回,查无此人”。

可是当王爵英听到眼前这位老人的名字时却顿了顿神,仔细回想,突然想到自己曾经有一个学生蒋启鹏曾经给自己说过,自己有一个哥哥叫蒋诚曾经去过朝鲜战场,这不得不让王爵英怀疑这份一直没有送到的《立功喜报》会不会根本就是写错了地址,这两个蒋诚会不会就是一个人…

1928年,蒋诚于出生于重庆市合川区。因为连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生活贫苦,从幼时起蒋诚就目睹了父母为了生计艰难度日。

在当时那个年代中,能够吃饱穿暖已经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为了填饱肚子,走投无路的蒋诚父母还拥有过乞讨的经历。

在后来的回忆中,蒋诚介绍说:“为了活下去,我父亲一个人做三份苦力,没办法啊,不这样打工,家里的上上下下七口人该怎么活啊?”

蒋诚七岁时,国内动荡不安,既有外患,也有内乱,重庆附近的山头更有着土匪出没。

重庆城人心惶惶,人人草木皆兵,变得疑神疑鬼起来。

怕聘用外人生出祸端,原本在地主家里做小工的蒋诚因此被辞退。

父亲也因生病没了工作,为了饱腹,蒋诚不得不跟随哥哥一起上街乞讨。

小时候,蒋诚最大的梦想就是参军,上阵杀敌。

1949年12月,成都终于迎来了解放,在胜利的炮火中,蒋诚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希望。这一年,他21岁,正值青年的蒋诚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了解放军第11军31师92团1营机炮连的一名战士,而在他参军不久之后,他就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蒋诚”。改名的原因,是想要表达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意思。

1950年10月为了保家卫国,志愿军入朝参战,蒋诚所在的部队被编入志愿军12军并于1951年3月入朝参战。

1952年10月,“联合国军”想要从我军手中夺取上甘岭,调集了6万余兵力,300多门大炮,170多辆坦克,飞机更是多到3000架次。

537.7高地的战士们一个一个倒下,战到最后4个连的兵力只剩下24人。在这危急紧要关头,蒋诚所在的92团接到命令,火速支援537.7高地。

92团抵达537.7高地后,蒋诚拿着机关枪,和机炮连的战士们冲在最前线。

战斗进入到第八天,敌人派出飞机增援,向志愿军阵地投下了大量的炸弹,同时还肆无忌惮地向阵地低空扫射。为了给美国飞机一个“教训”,蒋诚站在战壕底,将重机枪架在战壕外面,对着天空中的敌机扫射。

蒋诚一口气打出250发子弹,击伤敌机一架,击落敌机一架,后面的飞机见情况不对,落荒而逃。

强大的空中力量被重创,美军炮兵开始对志愿军进行疯狂报复。

敌机投下了一枚炮弹,在蒋诚不远处爆炸。落地后爆炸高速旋转的弹片,毫不客气的将蒋诚的肚子划出了一道特别长的口子,蒋诚的肠子掉了出来,蒋诚没有犹豫,直接把肠子塞回肚子里,又接着端起机枪向飞机开火。

蒋诚凭着意志力继续战斗下去,直到体力不支晕倒在阵地上。

醒来后的蒋诚发现自己躺在医院。在此战役中,蒋诚因为“以重机枪歼敌四百余名,击毁敌重机枪一挺,有力的压制了敌火力点,封锁了敌运输路线……”而荣获一等功。

直到1954年朝鲜战事结束,在朝鲜战场征战了4年的蒋诚才跟随部队回国。

蒋诚立刻积极响应号召,参加了江山市的营房建设。在这次营房建设中,蒋诚又获得一个三等功,当年组织上对蒋诚这样评价道:“班长、党员蒋诚同志是上甘岭战役中的功臣,他在这次营建任务中,保持和发扬了过去的荣誉,表现吃苦耐劳,肯钻研技术,对工作负责,真正起到了一个班长的作用。”

1955年,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蒋诚选择了复员返乡。毕竟仗打完之后,重点任务是搞经济建设,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更是需要蒋诚这样的热血青年投入建设国家的浪潮中来。回到家乡的蒋诚脱下军装,拿起了镰刀,成为了一名农民,祖上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农活对于蒋诚来说是得心应手。后来,他娶妻生子,也过上了平淡的生活。对于自己在上甘岭战役里的英勇表现,蒋诚只字不提,就连自己的家人也不知道他是个大英雄。

蒋诚养蚕的手艺不错,后来又费心钻研了好长一段时间,成为了众人皆知的养蚕高手。

因为当时养蚕投入少、见效快,很多家庭都把这项技能当作养家糊口的手艺。政府在了解情况后,决心用养蚕的办法帮助更多百姓脱离贫困,他们聘请蒋诚担任当地三个乡镇的养蚕技术员,专门向老百姓传授自己的养蚕技术。

这原本只是一份临时的工作,但蒋诚干了足足24年。

1983年冬天,隆兴乡决定修建一条公路,以方便群众出行,蒋诚积极响应,并带领乡亲们负责修路,很快政府拨款用完了,眼看工资发不下来,乡亲们便想要放弃。

这时蒋诚向大家保证,只要大家修路,工资绝对会发给每个人,随后乡亲们才肯继续修路,而蒋诚则瞒着家人跑到银行贷了2400块钱,最终路修好了,乡亲们也拿到了工资,而留给蒋诚的只有2400块的债务。

起初蒋诚还能自己赚点钱来把钱还上,8年过后蒋诚慢慢的开始还不上这笔贷款了,无奈之下蒋诚只得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儿子蒋明辉。

蒋明辉听完父亲说的话后,看着自己父亲躲闪的样子,又想到多年以来父亲在家庭上的奉献,也没法对父亲生气。

既然父亲还不上那作为儿子的就要抗下父亲的债,替父亲来还,可蒋明辉自己仅有1000多块钱,这笔钱原本是想用来娶自己的女朋友的。

蒋诚的事迹直到1988年,王爵英整理档案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封《革命军人立功喜报》的信,上交领导之后,当地有关部门费了很大的劲才终于找到蒋诚,这才让一位往日的战斗英雄重新暴露于大众。

其子蒋明辉也非常震惊,看起来异常朴素的父亲竟有如此不为人知的辉煌往事,还是保卫国家的大功臣。

蒋明辉也理解了父亲这么多年来为村里尽心尽力忙碌的原因。

那就是蒋诚身为党员的荣誉和责任在驱使着他为人民造福,正印证了那句“为人民服务”的党内宗旨。

2009年,合川县专门在《合川日报》为蒋诚做了长篇报道,将老人多年的功绩公之于众,这份荣誉实至名归,蒋诚值得拥有。

2019年7月31日,《重庆日报》就以“传奇老兵 永不褪色 上甘岭战役一等功臣蒋诚用鲜血和无悔诠释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为主题,报道了蒋诚的英雄事迹。同年,蒋诚入选为9月“中国好人榜”。在节目之中,面对着记者的采访,这位隐姓埋名的抗战老兵,终于说出自己的一些经历。

言语不多,留下的却只有震撼两个字!

2020年10月,蒋诚被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授予“最美退役军人”。

2021年11月,蒋诚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单位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

2023年1月5日上午10时01分,一等功臣蒋诚在重庆合川区人民医院因病逝世,享年94岁。

纵观蒋诚老人的一生,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江湖救急、仗义出手。等到功成名就之时,深藏功名、默默无闻!

请问,像蒋诚这样的老英雄,他和诗中的侠客有什么区别?

谨以此文,向蒋诚老人,以及千千万万为了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们致敬!

0 阅读:5

雨寒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